刊名题字:关山月
★
卡尔·马克思在尤·茹柯夫斯基先生的法庭上
[俄]尼·康·米海洛夫斯基/著周来顺/译
——————
尼·康·米海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Михайловский,-),俄国社会学家、政论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民粹主义理论家。
周来顺,山东潍坊人,哲学博士,(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暨文化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当代俄罗斯‘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研究”(19YJC);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思潮研究”(18ZXB)
////
《资本论》第一卷是马克思侨居伦敦时完成的,年在汉堡用德文出版,它探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其经验典型是英国,其现实关切则主要是德国。饶有意味的是,同时代的热切评论却以俄国最为突出。英国似乎一向有自己应对问题的办法,德国也没有出现《资本论》学说是否适用于德国的疑虑,但俄国理论界关于《资本论》却显示出深深的不安。一方面是对《资本论》的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的觉察或格外重视,此类理论评议既不限于俄国,也不源于俄国。另一方面则是就《资本论》学说而思虑俄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这是颇具俄国特色的。而这种特色之意义,其实也不限于当时的俄国。马克思对《资本论》的俄式效应很重视,曾数次提出有针对性的回应,这些回应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均有重要意义。年,俄国《祖国纪事》杂志刊出了米海洛夫斯基意在为马克思《资本论》辩护的文章《卡尔·马克思在尤·茹柯夫斯基先生的法庭上》,针对的是此前茹柯夫斯基对《资本论》的批评文章。但在马克思看来,米海洛夫斯基的理解也有自身的问题,于是马克思当年拟就了后来名为《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的文件,其要点之一是表示不应把《资本论》的学说简单理解为关于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这当然是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研读马克思重视而且批评过的关键文献,也是深入理解马克思,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必要途径。兹将周来顺教授翻译的米海洛夫斯基的这篇文章刊出,以飨学界。至于米海洛夫斯基所针对的茹柯夫斯基批评《资本论》的文章,本刊也将相机刊出译文。
尼·康·米海洛夫斯基(Николай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Михайловский,-),俄国社会学家、政论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民粹主义理论家,曾就读于彼得堡矿业武备学校,年起在《黎明》杂志开始学术创作活动,年起在《祖国纪事》《民意报》《北方通报》《俄国思想》《俄国公报》等杂志广为撰稿,先后任《祖国纪事》《俄国财富》杂志编辑,其代表性著述有《社会科学中的类比法》()、《关于马克思俄文版书籍》()、《列夫·托尔斯泰的左右手》()、《残酷的天才》()、《英雄与人民群众》()、《法国象征主义的俄国反映》()、《再论英雄》()、《再论人民群众》()、《再论尼采》()、《论高尔基及其主人公》()、《浅谈梅列日科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
米海洛夫斯基发表于《祖国纪事》的《卡尔·马克思在尤·茹柯夫斯基先生的法庭上》,刊发于《祖国纪事》第卷(该卷主编是涅克拉索夫,全卷共页,有25篇文章),发表时间是年10月,马克思的后来名为“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的针对性回应,通常推测为写于年10-11月。
《祖国纪事》杂志是俄罗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政治、学术类综合期刊之一,创办于年,查封于年,首尾共计66年,中间因故有过停刊。《祖国纪事》杂志最初由俄罗斯历史学家、作家、旅行家П.П.斯维因(ПавелПетровичСвиньин)创办于圣彼得堡,主要刊登斯维因本人的文章或插画,涵盖俄罗斯历史、地理、生活、习俗等主题的内容。年、年各出版了两个合集,从年5月到年改为每月出版一期。初期,刊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