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
我们知道,按照梁启超的说法,世界上有四大古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但是没有古希腊,所以梁启超的说法很明显是不全的,古希腊文明是欧美文明的发源地,而欧美又是现代科学、现代工业的发源地,可见古希腊的文明是极其重要的,为什么没有古希腊文明?。
不单是科学,古希腊的部分城邦还实践了民主制度,所以古希腊文明应该是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的鼻祖了。很奇怪,这么重要的古代文明竟然没有入选梁启超的四大文明古国。笔者的猜测,估计梁启超是学文科的,对理科不感兴趣的缘故。
梁启超古希腊的文明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时开始,都是在公元前5、6百年的样子,而且也都是在短时间内群贤毕至,百花齐放,让人非常惊叹。其实直到现在,也只有这两大文明依然在影响着全世界,其它的文明早就消失匿迹了。埃及早已没有什么影响力,就剩下孤零零的金字塔矗立在尼罗河边,仅作为游览胜地,巴比伦就是现在经历战乱的伊拉克,自顾不暇。其它的一些古老文明,比如中南美洲的印第安文明,要么早就消失,要么不知所终。印度文明相对好点,非常古老但是又没有文字记录,古印度文明的一切都是神话传说,而且目前看,古印度文明复兴很难,现代化转型艰难。
希腊国家本身已经难以举起古希腊文明复兴的旗帜了,完全靠着欧洲的文艺复兴才实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复兴,而且欧美以古希腊文明为基础,发扬光大,诞生了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借此把欧美直接送上了人类社会的塔尖。
中华文明古老且辉煌,应该说达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顶峰,但是,没有孕育出现代科学,也没有诞生现代工业革命,这确实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没有科学,没有工业革命,导致了中国多年的落后挨打。现在中华文明正在快速复兴,而且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复兴。中华文化与现代科学的渊源如何呢,我们可以在这里做个讨论。
第一,为什么中国没有诞生现代科学?中国古代对宇宙天地的本源和古希腊文明一样,也做了深入的思考,老子的《道德经》提出的“道”和“名”,还有之后的程朱理学提出的“理”和“气”,都是要试图解密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基本构成,与现代的大一统理论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古希腊对物质构成有了思考,例如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是由极小的原子组成,原子说类似中国的“名”或者“气”,但是在“道”或者“理”方面并不像中国那么先进,古希腊顶多把它归于“神”。
中国比较先进的一点就是没有把“道”或“理”归于神而了之,而是认为这个“道”或者“理”是客观存在的,与神无关(有时候被称作客观唯心主义)。这一点就非常重要,而且很先进,思想与现代物理学一致。
不过比较要命的是,我们的理论没有数学化,比没有数学化更要命的是,我们没有引入科学实验,也就是说我们在最关键的环节上,少了一个欧几里得,又少了一个伽利略。少了伽利略,紧接着就少了牛顿,少了牛顿就又紧接着少了瓦特,自然也没有爱因斯坦、麦克斯韦,就这样一路下来,越来越落后,这确实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从时间上说,中国的落后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而伽利略生活的时代也正好是明末清初,从此中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第二,中国为什么没有诞生工业革命?这个问题是个热点,通常的解释是,中国没有巨大的海外殖民地市场,而英国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市场,资本家为了赚钱,急需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等,制造出产品后又需要运输,所以又发明了“蒸汽机”作为动力,出现了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海外殖民地的市场需求应该说确实是一个主要的市场动力,而且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靠工匠的发明创造来推动的,也确实发生在如日中天、拥有最大海外殖民地市场的英帝国,逻辑上也没什么问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如果工业革命只有第一次,那么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太要命的事情,工匠的发明创造并不会对当时的中国产生多大的威胁,中国自古就有很多能工巧匠,冶金技术也有,不管蒸汽机也好,珍妮纺纱机也好,很快也就能学会,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这些都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技术范畴”。
但是不久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就完全成为工业革命的基础,发电机、电报、电话、电灯为代表的电气时代的到来,还有现代的化学工业、钢铁工业,中国就算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无法理解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别人已经升维了。
我们想要赶上,就需要补课,要从欧几里得开始补,补到伽利略,再补到牛顿,再补到麦克斯韦,再补到爱因斯坦,不然我们会被降维打击。
所以说,巨大的海外殖民地市场只能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契机,雄厚的科学基础才是工业革命之母。对于中国来说,从来都不缺巨大的市场,缺的就是科学。清朝末年中国人口有4亿,土地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最盛时期也有4亿人口,土地面积三千多万平方公里,体量差别不大。
尤其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科学理论的主导性就更为明显,计算机、半导体、生物制药、无线通信等等都必须基于科学理论,未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则更是如此。
工业革命是对农业社会的一次降维打击第三,未来应该怎么办?经过数百年的落后,中国现在正在逐步赶上,有差距并不是什么问题,能认识到差距并且努力追赶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中国来说,传统上比较注重应用技术开发,对基础研究兴趣不大,也就是说不擅长0到1的创新,更擅长1到n的应用创新。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经济基础已经非常雄厚了,是时候做一些改变,将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基础研究中去,我们的价值观也需要重塑,改变传统的过度追求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事情才能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一样的伟大科学家,不然的话,牛顿们、爱因斯坦们都去忙着开公司挣钱去了。当然不是说开公司挣钱不对,只是说,不需要所有的人都一拥而上去开公司,有的人喜欢开公司,有的人喜欢搞科学研究,有的人只是想做一个普通人就可以,大家都能实现自我理想,而不必在一个赛道上抢跑,这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