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本质自序一

工业革命是人类永远的话题,近几年我发现了一本好书,这本书就是《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作者是美国的阿瑟·赫尔曼,我也推荐给了很多关心工业和制造业的朋友,“这本书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那些被遗忘的美国英雄们的故事,在战争之中,这些英雄们并没有身穿军装,他们身上穿戴的是职业正装,是粗布工作服和法兰绒上衣,是眼镜和阔边高顶毡帽,是小礼帽和安全帽,是白大褂,是电焊皮手套,是带有图案的头巾。

二战时期美国的飞机大炮

他们是美国的工业界人士、工程师、生产经理和产业工人,这些平凡的男男女女,装备了有史以来最令人敬畏的战争机器。这样一支产业联军武装了同盟国的军队,击败了轴心国的大军。生产了8.6万辆坦克、万辆卡车和50万辆吉普车、28.6万架军用飞机、8.8万艘海军舰艇、条商船、4.34亿吨钢铁、万挺机枪和亿枚各式炮弹子弹;当然还包含了原子弹。”“许多人为此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在涉及战争方面的产业就业的美国工人伤亡很大,其数字是同时期美国军方人士伤亡数字的20倍。为保证美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仅通用汽车公司一家企业就有名高管在战争期间以身殉职。

二战时期美国的飞机大炮

工业和制造业是国家命脉,“工业强则国家强”是人类的共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英国发明了蒸汽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完善,加上珍妮纺纱机,奠定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器基础,以此带动西欧国家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

随着欧洲大量人口移民北美,美洲大陆的开发拓展以及欧洲和北美的交通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是以电力革命为代表的。

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发生在美国,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技术如航空、航天、核工业、生物医学、激光等技术进步为标志的。这些多学科的学术、多门类的技术进步,引领并持续带动人类踏入了新一代的工业革命的大门。

二战时期美国的飞机大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韩国工业和制造业崛起,中国自年改革开放、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年工业增加值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随着中国的崛起,继西欧、北美之后,东亚成为世界工业化和制造业大发展的第三极。年3月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称:“回顾过去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3.5万亿元增加到31.3万亿元,我国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的占比比重对世界制造业贡献的比重接近30%。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9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