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
(一)由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
(二)由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
(三)由阁罗天子、城隆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
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
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不同的社会组织形式会衍生出不同的制度、文化、习俗,并最终影响人们的行为。那么社会组织形式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文明的起源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每个文明的发展又与其地理发源地一直存在紧密联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制约人类创造文明的活动。当然,绝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肯定是不正确的,但是地理条件与自然环境对于人们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自然条件影响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组织形式衍生出相应的制度、文化、习俗,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地理地缘对于世界格局的演进,有很大的惯性作用。人类的经济、政治活动,从宏观来看,都有其地理缘由。
历史上有句话叫“百代皆行秦政制。”秦朝的郡县制、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基本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确定了中国年封建史的大致框架。讨论秦朝的政治制度对我们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演变是很有帮助的。
秦始皇嬴政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秦能攻灭六国说到底是因为实施变法之后的秦国社会组织效率高于其他六国。秦法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强行将家庭小型化。
秦法有规定: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以上男丁而不分家,就要多上税。
秦法通过这一规定强行让家庭小型化,让秦人原子化,让秦人与秦国的中央政府的联系之间没有其他力量(如贵族,大家族等)。而原子化的秦人想要获得利益只有两个途径,种地与上阵打仗。
秦国通过秦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由小型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小农经济为基本经济模式的高效的国家运行体系。这样模式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只要有土地和人口,这种小家庭的模式就能被无限复制。
除了秦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脱胎于周礼的儒家思想。即使西周灭亡,礼崩乐坏,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宗法制即使脱离了制度层面,但还是以思想和文化的形式影响着中原大地。中国的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的家庭生产模式,使得普通民众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如此一来,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情况下,对于生产的技术,生产的组织等等都不会有革新的需求。这样的话,以家庭为基础生产单位的生产模式,就在中国的社会中得到了长期的保留。
而在小农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以婚姻和血缘为纽带,形成了父系传承的血缘系统,以及世代相传的家族集团。如此,儒家思想最基本的架构完成,伴随着与政治的融合,“亲亲尊尊”、“三纲五常”也被提出,中国人被彻底禁锢在这个体系之中。
而与儒学相搭配的是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谶纬出于神学,谶是方士们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相对于经学而言、即以神学附会和解释儒家经书的。由于先秦天命神权、天人感应观念的流行,出现许多祥瑞灾异、神化帝王和河图洛书、占星望气等等说法。
第三个问题,中国是如何锁死在小农经济里的?这个主要是:帝国被过剩的人口锁死在一个低水平的繁荣点上。
具体逻辑是这样的:人口过剩,劳动力就便宜,因此如果出现一项新的技术,以节省劳动力为目的,那它便没有市场,也就发展不起来。也就是说中华帝国将不可能从内部孵化出工业革命。这就危险了……
过剩的人口,仅凭农业是消化不掉的,必须由工业来分担,让无地可种的农民走进工厂,变成工人,这样国家才能向更高的平衡点迈进。而人口过剩限制了这种可能。
封建时代的中国,自秦汉至明清,在走上巅峰的同时,也锁死了自己的希望。
而工业革命是如何斩断束缚中国人民的绳索呢?
答案是机械力。
当机械力取代人力后,生产力取得了质的飞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会影响社会组织形式。
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越来越多地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人们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技术。在棉纺织部门,人们先是发明了一种叫飞梭的织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织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对棉纱的需求。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SpinningJnny)”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许多根棉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开始用作纺织机械的动力,并很快推广开来,引起了第一次技术和工业革命的高潮,人类从此进入了机器和蒸汽时代。到年,英国整个棉纺工业已基本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到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机器大工业的转变。
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使一个人就能胜任原先好几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将人们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彻底解放出来。其次工业革命也极大的武装了军事力量,这对于以暴力手段摧毁封建王朝的统治十分重要。也标志着理性与科学战胜了迷信盲从,牛顿等的科学理论转化成了现实的技术。同时也为中国送来了“赛先生”。
工业革命不仅消化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巨大的生产效率也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尝试新领域的工作,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改变。更使女性走向社会与职场,在分担原本男性的责任的同时,更得到了与之同等的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建构权。这对于女性的自我赋权和自我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从根本上触动了性政治的结构,性别与权力的关系正日益呈现出不同的格局。
还有一点,自由主义下的商品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建立。
只要占领重要航线与海洋上具有战略作用的岛屿,整个世界的资源都将为你所用。英国人从非洲市场获取廉价劳动力,从东南亚市场获取香料,从印度市场获取棉花,从美洲市场获取黄金。在这样世界性的市场面前,即使法俄实行大陆封禁、中日实行闭关锁国,都阻止不了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事实。
因为我只要拥有一个港口和几条航线,就算你把这边的市场关闭了,还有其它的市场。关键是,商人的船队背后是有海军撑腰的。前期聚集财富,然后慢慢发展,最后发动战争,逼迫你打开市场的大门。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