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织布染布

行政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还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时常看见邻居家的堂婶婶堂奶奶们在屋里忙碌着纺纱织布什么的。整个纺纱或织布工具(机)都是纯手工操作的竹木制件,看起来还算蛮大。特别是在织布时,织布人在木凳上正身而坐,双脚在下面不停地踩动,而双手则分开在织布台上两侧不断地将一个穿着纱线的梭子左右溜来溜去,随着嘎喳嘎喳的织布声,一块长长的宽宽的崭新的布料就织出来了。每当看到堂婶婶堂奶奶们坐在织布机前织布的情景,就好像看到一个个音乐人坐在钢琴旁,正在尽情地全神贯注地弹奏着一曲曲美丽动人的悠扬的极具田园味的经典乐曲……可是,织布用的纱或线料又是怎来的吗?也许年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这,当然是农家人用古老的纺纱线工具一根一根地纺出来的。而且从棉花到棉纱或棉线等整个纺纱线工艺既麻烦又繁琐,需要慢工出细活才行,一切急不得。那时,因为年小,很多东西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一些大概的印象。在我的记忆中,整个纺纱线工具主体好像是一个呈圆盘形的绞盘,也有点像一个风车或转水车的那种感觉。在纺纱线的时候,右手抓住把柄不停地转动绞盘,左手则抓捻着一绺棉花等纱线料伴随着绞盘辘辘的响声慢慢地延伸并变细变长,这样纱线就做成了。然后将纺好的纱线再绕放到转杆或转盘上形成一圈一圈的,以之来做织布备用的纱线料。布织好后,就可以用来做衣做裤了。不过,用棉纱等织成的布料是白色或灰白色的,而且色彩不均匀,比较难看。所以,在做衣服之前还必须做染色处理。小时候,常看到母亲在院子里做染布的活儿,这种染布方法其实还算简单,看起来并不是很麻烦的那种。在染布之前,首先得到集市上去买一两包染料准备好,然后拿个大铁鼎盛装好约半鼎水的样子后再烧开,之后将染料和布料一起放进去并用平时烧火用的长铁钳(我们那里叫铁夹)等搅捣均匀,数分钟后,再将染好的布料用铁夹夹出来,并摊在地面上让其慢慢地自然散热和冷却。冷却之后,再用水清洗干净并置放在晒衣杆上晾干即可。布料染好后,就可以用缝纫机或手直接做衣服了。不过,在我的印象里,那个时候染布所用的染料很单一,就只有黑色(乡里人叫青色)和蓝色两种,所以,在那个年代差不多到处可以看到:人人穿的都是青一色的黑色或蓝色衣服。在那个年代,好像家家户户都会纺线、织布、染布等,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人。听母亲说,我外公外婆就曾专门以此为生的。而且还发了一点小财,买了一些田地,不过在土改的时候差点被划成了地主,幸好田买得不多,只划为富农,要不然在阶级斗争运动中还会戴高帽子和挨批斗什么的。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这种古老的手工艺变得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各种各样的纺织厂、布料厂、染料厂等机械化甚至自动化生产的嗡嗡嗡的轰鸣声。写到这里,使我突然想起唐代的孙光宪写的田园词《风流子》中所描述的:“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菰叶长,水葓开,门外春波荡绿。听织,声促。轧轧鸣梭穿屋。”但这种“轧轧鸣梭穿屋”的织布场景,也许现在只能在梦境中去见得到和去感受罢了……-年9月22日撰/石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