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棉3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澎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近日,根据《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产业〔〕号)和《关于开展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工信厅政法函〔〕68号),工业和信息化部部署开展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经工业遗产所有权人自愿申请、相关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或中央企业推荐、专家评审、现场核查,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拟认定名单予以公示。作为棉3创意街区前身,位列公示名单当中摘此殊荣。

以下视频来源于

创想街

天津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大型的、极具历史渊源的纺织生产基地。天津纺织工业自清光绪二十四年()年吴懋鼎创办天津机器织绒局开始,逶迤至今,已历时百年之久。

天津第三棉纺织厂的前身——于年建成的裕大、宝成纱厂,作为天津六大纱厂中重要的两大纱厂几经风雨、几经磨难、几度兴衰,演绎并由此折射出的是一幕天津纺织工业历久弥坚、百折不回、负重前行的慷慨正剧。

-棉3创意街区的前世今生-

-01-

前身

海河边的裕大和宝成

裕大纱厂创办于年。创办人陈承修,专务董事王克敏。股东多为有一定政治背景的金融界人士、军政要人及个别社会名流,如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盐业银行总经理吴鼎昌、北洋政府财政部长王克敏和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等,资本总额号称万,实际万元,厂址位于河东郑庄子。

▼裕大纱厂公事房大楼▼

▼股东梅兰芳▼

宝成纱厂创建于年,年下半年开工生产,创办人刘伯森,第一任经理吴敬仪,资本总额万,厂址河东郑庄子。刘伯森受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张謇影响投资工业,在沪建有宝成第一、第二两个纱厂,在天津建立的纱厂与沪厂统排,称“天津宝成第三纱厂”。

▼宝成纱厂外景▼

年——年抗日战争前夕,裕大、宝成相继被日本占领吞并,合并为天津纱厂。年2月间,时任宝成纱厂经理的吴敬仪鉴于十二小时工作,“实疲神而生产绌,劳资两害”,密定章则,毅然在该厂推行八小时工作制,《大公报》称:“实开中国劳动界之创例”。

▼《大公报》八小时工作制相关报道▼

年日本投降后,改名中国纺织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纺三厂,年正式更名为天津市第三棉纺织厂。时光流逝,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曾经天津历史上声明显赫的六大纱厂只余棉三。

-02-

核心

厂房遗迹及工业设备

创建之初,裕大纱厂采用美国造纺纱机锭,细纱机、粗纱机共台;宝成纱厂采用纺纱机锭,摇纱机、合股机共台。裕大纱厂厂区共有发电机3座、马达60座、美国造匹锅炉4座;宝成纱厂厂区共有透平发电机2座、电台1座。

目前,所有天津第三棉纺厂所留存的珍贵工业设备均交由天津纺织工业博物馆妥善珍藏。

▼三相交流发电机▼

▼丰田织布机▼

▼提花织机▼

▼立式开棉机▼

▼粗纱头机▼

天津第三棉纺织厂的工业建筑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修建,其中裕大纱厂的公事房大楼就是由我国第一位海归建筑大师庄俊设计建造。最初主要以生产功能为主,形成了“漕运—储棉—纺纱—织布—成包—库存”等一系列功能。拥有较多不同时期的工业厂房,其中很多厂房建筑具有较高的工业遗产价值。

▼庄俊大师▼

年由天津住宅集团保护性改造提升为棉3创意街区。保护改造前,工厂基本处于废弃状态。多处房屋出现坍塌。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工厂中几乎涵盖了所有近现代纺织工业的重要遗迹。

▼工业建筑留存▼

伍号楼为原棉纺厂仓库,采用以旧修旧的修缮方式,当代材料的色调组合与原本砖结构的并置,产生了奇妙的融合感。现作为棉3创意街区的接待展览展示空间,以其建成年份命名为“展览大厅”。

原棉三仓库

贰号楼为大跨度的典型纺织工业厂房,排架结构建筑。为保留及延续其外观原貌,我们在原有基础上加固修缮,局部加建。修复和补缺的部分跟原有部分形成整体,使人能辨别历史和当代增添物。

原“一布场”

陆号楼原棉三发电厂,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为砖混结构型式。为保留内部发电用煤斗和外部整体面貌,我们采取了清洗外墙、抽茧休整、加固扶壁柱的方式进行了保护提升。

原“发电厂”

捌号楼为原棉三机修车间,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为砖混结构型式。为保留内部发电用煤斗和外部整体面貌,我们采取了清洗外墙、抽茧休整、加固扶壁柱的方式进行了保护提升。

原“机修车间”

-03-

今生

城市更新——新旧结合的文化创意集群

当下中国城镇化进入到以存量为主的发展阶段,城市更新成为了这一阶段城镇化进程中新的增长点。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时代及城市的记忆。作为时代变更遗留下来的产物,工业遗产无疑是历史的见证者。

棉3创意街区在对“天津第三棉纺织厂”旧址改造再利用上,选择尽量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要素。保留了“棉3”的名称,遵循“先保护再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老厂房原有的空间格局,采用新与旧、古朴和现代、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构建了一个既延续工业遗产历史肌理、又体现时尚街区活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摄影作品:海河湾那一抹红摄影师:张霆▼

▼摄影师:甄琦▼

▼摄影作品:梯摄影师:张江▼

▼摄影作品:暮色棉3摄影师:陈柏▼

▼摄影作品:新与旧▼

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工业遗产转型复兴成为重大课题。纺织工业的发展是天津深厚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恰当的功能置换是工业遗址改造成功的关键要素。工业建筑和构筑物提供了超越常规的尺度和空间感受,结合恰当的设计手法和项目自身的可延续性,它们的改造和存留将成为城市中别具一格的存在。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棉3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11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