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行业。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为国家增加财政积累、出口创汇、安排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全世界都是“madeinchina”的衣服,即便现在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制造的衣服多了起来,其实背后还是中国转移出去的企业。
然而,中国虽然是纺织业大国,但却并不是纺织业强国。事实上,中国纺织工业依然是处在利润 又透明的生产环节,负责纺纱、织布、印花染色、成衣制造等这些劳动力密集的阶段。而在先进技术环节,像新型纤维、面料的开发,功能性印染助剂的开发(抗紫外、防水),纺织印染机械的生产等高附加值领域,中国仍有很大的差距,纺织工业的落后棉纺设备仍占2/3以上。
在全球高性能纤维领域,无论是产品的种类、系列化开发、性能指标还是生产成本,日本企业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据日本碳纤维生产企业东丽公司(属三井财团)的估算,日本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碳纤维生产领域70%的份额,成为全球碳纤维市场的龙头。不仅如此,日本钟渊化学工业(属三井财团)开发的难燃纤维也都是划时代的新产品。
不仅如此,三井财团旗下的日本东丽公司还意图构建更强大的全球化生产组织,通过产业、资本、科技与销售网络的嫁接,以及供应链整合和协作来实现其全球化战略扩张和协同效应。日本东丽公司进一步利用通过内生孵化和外延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从纺丝到成衣的全产业生产能力,掌握各环节核心研发技术,突出其在整体市场的竞争力。
品牌化是服装产业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生命力所在。许多中国纺织企业依然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阶段,选择进行贴牌生产。在一次次的贴牌生产之后,那些中国人曾经耳熟能详的国产服装品牌开始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如今在各大商场中遍布的都是来自国外的服装快销品牌:日本的优衣库、西班牙的ZARA……
年4月,优衣库公司集团创始人柳井正以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净值,击败软银的孙正义,荣登日本首富。柳井正在讲话中多次提到,优衣库与东丽(属三井财团)是“一个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并提出了未来10-20年的合作计划。纳入三井财团战略同盟的日本优衣库更能够在众多变化不大的基本款中脱颖而出,其背后的商业逻辑更值得中国企业思考借鉴。
第二章“纺织立国论”叫板美利坚
在纺织品 过程中,以三井财团的东丽公司为代表的的日本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由过去传统的OEM(代加工生产)向ODM(自主设计和加工)和OBM(自主品牌生产)演变,并逐渐形成了“日本品牌、本土设计、海外生产”的生产方式。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东京已经成为了新的全球时装流行中心。
2.1山雨欲来风满楼
纺织立国,奠定产业基础
商社助力,战后复兴
美国衬衫和中国“的确良”
确立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地位
2.2 次的正面交锋
吹响进军美国市场的号角
尼克松政府努力寻找替罪羊
旷日持久的日美贸易谈判
极限施压促使协议达成
2.3从“纺织时代”到“时装时代”
时装企业迎来大发展
脱颖而出的优衣库
《一胜九败》的新零售密码
三井引领日本时装业崛起
2.4日本商社织就中国产业网
三井物产布局两端业务
伊藤忠把产业链组织起来
东丽在南通兴建纺织城
以中国为基地开拓新市场
2.5快人一步的东丽
三井物产助力技术革新
掌控未来产业战略主导权
彰显在高科技领域的存在感
优衣库背后的隐形
年5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三井帝国在暗战》(揭开日本财团的美国博弈)一书通过案例分析,深度解读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如何持续开展建立在信息战基础上的贸易竞争,详细记录日美两国在贸易摩擦中的政策和态度变化过程,涉及钢铁、芯片、汽车、能源等多个热点行业,指出其中哪些成功运作值得借鉴、哪些失败教训需要警惕。
我们在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既要虚心学习别国经验、优势,也要树立充分的文化自信,认识到很多当今的智慧其实就植根于中国 传统文化,从而注意从中汲取养分、指导今日的发展。本书提出,信息的收集能力和选择分析能力对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至关重要,往往决定着企业前进的方向。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很多时候,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所比拼的早已经超越了实际的产品,而升级成为一种信息战、情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