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及其半成品概念
01纱线的定义
纱线是由纺织纤维平行伸直(或基本平行伸直)排列利用加捻或其他方法使纤维抱合缠结形成连续的具有一定强度、韧性和可挠曲性的细长体。它们中较细的单股体称为纱(yarns),多股捻合体称为线(threads),很多股较粗的捻合体或编结体称为绳(cord,rope)或缆(cable,rope,hawser)。
纱线一般是以细度来度量的,细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纱线越细,对纤维质量的要求越高,织出的织物也就越光洁、细腻,质量也越好。纱线越细,对纤维原料的要求越高,一般长绒棉、细绒棉、美利奴羊毛等细长的纤维,才能纺出细特的纱线。细特纱线织物外观细腻、光洁、毛羽少,织物平整、精致,有高档感、轻薄感。纱线越粗,织物越蓬松、厚实,有暖和感。细特纱线织物的服装有精致、精美,细腻的感觉,体现的是精细和轻薄的服装风格。粗特纱线织物的服装有粗犷、休闲、自然、方便的感觉,体现的是闲适和厚实的服装风格。相同的纤维原料,纱线越细,手感越柔软、光滑,悬垂性也越好,越舒服。
一般来说,织物纱线越细,纤维抱合越紧密,空隙越小,空气含量少,保暖性差;纱线粗,空隙大,空气含量高,织物保暖性好。织物纱线越细,要求纤维等级越高,价格越贵;纱线越细,梳理、拉伸、加捻等加工工艺越长,成本越贵,价格越高;纱线越细,织物根数越多,织造成本也越贵。
02纱线的分类
(1)按纤维原料组成分类
①纯纺纱用一种纤维纺成的纱线。如棉纱、毛纱、麻纱、桑蚕丝绢纺纱和涤纶纱、锦纶纱等。
②混纺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纺成的纱,如涤纶与棉的混纺纱,羊毛与黏胶纤维的混纺纱等。
③复合纱这类纱线主要是指在环锭纺纱机上通过短/短、短/长纤维加捻而成的纱和通过单须条分束或须条集聚方式得到的纱。
(2)按纱线结构分类
(3)按纺纱系统分类
①精纺纱,精纺纱也称精梳纱,是指通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精梳棉纱和精梳毛纱、精梳麻纱等。
②粗纺纱,粗纺纱是指按一般的纺纱系统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包括粗梳毛纱和普梳棉纱。
③废纺纱,废纺纱是指用纺织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
(4)按纺纱方法分类
①环锭纱,环锭纱是指在环锭精纺机上,用传统的纺纱方法加捻制成的纱线。
②走锭纱,在走锭纺纱机上用传统纺纱方法捻制而成的纱线。
③自由端纺纱,自由端纺纱是把纤维分离成单根并使其凝聚,在一端非机械握持状态下加捻成纱,故称自由端纺纱。
④非自由端纺纱,非自由端纺纱是在对纤维进行加捻的过程中,纤维须条两端同时处于受握持状态的纺纱方法。
(5)按纱的用途分类
①机织用纱,机织用纱指加工机织物(梭织物)所用的纱线,分经纱和纬纱两种。经纱用作织物纵向纱线,要求捻度较大、强度较高、耐磨性较好;纬纱用作织物横向纱线,具有捻度较小、强度较低、柔软的特点。
②针织用纱,针织用纱是针织物所用的纱线。要求均匀度较高、捻度较小(剩余扭矩小)、疵点少、强度适中。
③起绒用纱,供织绒类织物、形成绒层或毛层的纱。要求纤维较长,捻度较小。
④特种用纱,特种工业用纱,如轮胎帘子线等。03纱线半成品的定义和分类
纱的半成品有粗纱、条(棉条、毛条、麻条等)、卷(棉卷等)。纱线按纺织纤维长度分为短纤维纱线、长丝纱线及两者组成的复合纱线。纱线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性能、花色等,直接影响并决定织物的性能、风格、质量,还可以通过混合、复合以及各种不同的加工方式,获得变化无穷的花色品种。
捻向主要对纱线的反光方向产生影响,“S”捻和“Z”捻的反光方向相反。纱线的捻度对织物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捻度可以影响到织物的外观、手感、穿着舒适度和保暖性等。
纱线的织造可以通过各种工艺,改变纤维的某些特性,使纱线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纱线变化包括几何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外观性能等。纱线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蓬松度、吸湿、吸水和抗静电性能等。纱线的物理形态可以通过改变纱线的结构形态来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包括强伸度、弹性、刚度、摩擦性能等。纱线的外表特征包括毛羽、光泽、花式、花色等。04纱线的结构
(1)纱线的基本结构特征
纱线结构的要求,是外观形态的均匀性、内在组成质量和分布的连续性以及纤维间相互作用的稳定性。决定此三性的根本是纤维的排列状态、堆砌密度及纤维间的相互作用,前两者即为纱线的结构;后者是结构单元间的联系,取决于纤维表面的性状。
(2)理想纱线的加捻
(3)常用纱线与长丝纱的结构特征05纱线的参数与性能指标
(1)纱线的细度指标
①纱线的公定回潮率与公定重量
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是人为规定的统一折算纺织材料重量的回潮率,对于多数纤维其数值接近于它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标准环境下的回潮率。
②纱线的细度指标
③纱线的线密度偏差
纱线的线密度偏差是评定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影响着纱线的原料消耗和织品的产量、厚度及坚牢度等。若实际纱线比设计的纱线细,所织成的织物势必偏薄、偏轻,坚牢度变差,当然也并不是超过设计线密度就好,还应视具体的产品要求等情况而定。
④纱线的体积质量与直径
对于相同线密度的纱线,体积质量越小,纱线的实际直径越大。纱线直径是进行织物设计、制定织造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
(2)常用纱线的规格与品质特征
①纱线原料及混纺品种、比例的标志
纱线标志一般由纤维品种和线密度为主要标志。纤维品种用汉字缩写或字母代号表示。纱线中纤维原料混纺比用斜杠分开,含量高者在前,含量低者在后。如涤纶65%、棉35%混纺纱为:涤/棉(65/35)或T/C(65/35)。
②棉型纱线的主要品种、规格和用途。
③毛型纱线的主要品种、规格和用途。
④化纤长丝主要品种、规格和用途。
(3)纱线的细度均匀度
①不匀率指标。
②纱线不匀的检测方法。
③波谱图。
纺纱工序的均匀度控制中更为方便有效的方法是所谓的“波谱图”,波谱图一般用电容式或光电式条干均匀度仪测试。
④长片段不匀和短片段不匀。
(4)纱线的加捻指标与纤维的径向转移
纱线的加捻指标。
(5)纱线的疵点和毛羽
①纱线的疵点
纱线上附着的影响纱线质量的物体称为疵点或纱疵。纱疵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纱线和织物的质量,尤其是其外观质量,所以纱疵是纱线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
②纱线的毛羽
毛羽的作用有正负两方面,对于缝纫线、精梳棉型织物、精梳毛型织物,毛羽越少越好,毛羽对纱线和织物的外观、手感、光泽等不利;而对于起绒织物、绒面织物等,一般纱线上的毛羽还不够,需要想方设法通过缩绒、拉毛等手段增加毛羽;毛羽对织造工艺的负面影响较大,毛羽多时织机开口不清,容易引起断头、停机等问题。
06纱线的设计与变化
纱线的织造可以通过各种工艺,改变纤维的某些特性,使纱线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纱线变化包括几何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外观性能等。
纱线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蓬松度、吸湿、吸水和抗静电性能等。纱线的物理形态可以通过改变纱线的结构形态来改变。纱线的力学性能包括强伸度、弹性、刚度、摩擦性能等。纱线的外表特征包括毛羽、光泽、花式、花色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