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代表通道展现行业一线风采工匠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陈昊文子玉

3月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9位来自不同行业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通过视频方式接受记者提问。

第一位出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车工、高级技师王尚典是一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车工”,面对镜头,他一边讲述着自己的履职经历,一边举起了右手大拇指。

“这个新手指是没有知觉的。”王尚典说,多年前的一次意外让他失去了右手大拇指,只能将左脚的足二趾移植到手上来替代大拇指的抓握功能。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王尚典有过迷茫、恐惧,但在企业和家人的支持鼓励下,他走出阴霾,重新回到车床旁。结合岗位实际,他带领团队积极攻坚克难,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其中“弯环机的拓展加工”“快速调整立式车床锥度误差”等几十项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中,创效超过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王晓菲是一名来自山东德州的纺织女工。年至今,她已经在纺纱一线工作了19个年头。

纺织厂环境差、噪音大、三班倒,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她和同事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研究、试验,突破了传统的正向抵管接头法,创造了“紧密纺绕皮辊斜接头操作法”,使得一个车间的43台车每班用工减少6人,产量增加一吨多,纱线断头率降低近五成。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王晓菲说,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实力,企业越来越多的新型纺织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近20年的车间一线工作经历让我认识到,工匠精神既存在于‘高、精、尖’的产业和领域,也在每一个普普通通的车间里发光出彩。”王晓菲说,“作为新时代的纺织女工,我们是‘手舞银丝织彩梦’的‘经纬构造者’。我会继续坚守岗位,传承工匠精神,用创新和努力,擦亮中国纺织制造品牌。”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陆文俊说。在他从事机械装备制造30余年里,一代代“装备人”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比如,在核电常规岛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制造过程中,其难度极高,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陆文俊回忆,为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抽调近百名骨干技术人员攻关,分析上千组性能、上万个参数,历经近10年的苦心钻研,最终研制出了代表热加工最高水平的核电常规岛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境地。

“一代又一代‘装备人’怀揣理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发展壮大中国装备制造业。”陆文俊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52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