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时期,举国上下君慈民乐,一片祥和,而在世界的另一边,英国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随后像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席卷了欧洲大陆和北美大地,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向前跨了一大步。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业的机器发明和使用开始的,而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则是从引进英国先进制造技术和机器设备开始。
年,英国木匠哈格里夫斯发明了多轴纺纱机,后来用他女儿的名字命名,即著名的珍妮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取代了原来一根一根纺纱的手工方式,后经过多次改进,使生产效率提高了八十倍之多。
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制造了水力纺纱机,并于年,与人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纺纱厂,为英国及整个世界推开了工厂制的大门。
为了维持自身技术优势,垄断绝对工业地位,英国曾专门颁布法令,禁止向外国出口机器,也禁止熟练技术工人向国外移民。
历史上,这种事情曾发生过很多次,但无一例外,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传播是历史大势,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然进口不行,那就走私呗,很多国家通过非法渠道购买英国机器,甚至派遣经济间谍到英国工厂偷学技术。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当时的英国技术工人也会为了自身利益,偷偷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带往国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塞缪尔·斯莱特。
斯莱特原本是英国德比郡人,14岁起便进入斯特拉特的纺纱厂当学徒,由于他的聪明好学,很快便掌握了全部纺织制造的知识。
七年后,21岁的斯莱特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顺利出师,并参与到了工厂的中下层管理之中。
由于斯莱特出生农民家庭,在当时阶级固化的英国,这几乎已经是他能努力到的最高层次了。
想到未来漫长的人生中充满了平庸、黑暗与不公,这让胸怀大志却又怀才不遇的斯莱特深感不甘,一颗勃勃野心正在压抑中酝酿,伺机待发。
年,英国的上帝正在居功自傲,无暇他顾,而美国的上帝却向斯莱特送来了一丝希望。
一天,斯莱特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条美国发布的,高薪特聘纺织技师的广告,其高昂的薪资,激励的言辞,美好的前景深深吸引了他,从此以后,他肩膀上的两个小人开始不断争吵。
小英:“亲爱的斯莱特先生,请你记住,你是一个英国人。”
小美:“不,你不仅仅是一个英国人,你是一个才华横溢,志可通天的天才,你的眼睛看到的应该是整个世界,而不是这个乡野工厂。”
小英:“祖国正在快速发展,祖国需要你。”
小美:“不,英国需要的是那些身份高贵的贵族老爷们,而不是你这个卑微的农民儿子。你在这里毫无用处,唯一的结果就是你将在这里埋没你的一身才华,浇灭你内心的雄心壮志,碌碌无为的度过余生。”
“不。”斯莱特一想到未来无边无际的黑暗,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嘶吼。
小英:“斯莱特,这里是你的家,这里还有你的家人。”
小美:“斯莱特,如果你是一个父亲,你希望你的儿子在这个乡野工厂中庸庸碌碌的终其一生,还是在另一个无拘无束的地方,尽释才华,飞黄腾达。你是想做一个深埋地底的金子,终生与黑暗为伍,还是想成为了一颗璀璨的烟花,哪怕只有刹那间的绚烂,依然能引来千万人的瞩目。”
小英:“这里是英国,这里有全世界上最高端的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机器设备,这里还有……”
小美:“不可否认,英国目前看来是很富有,可是那些跟你又有什么关系了?那些高端的技术,先进的机器都是贵族老爷们用来压榨百姓,聚敛财富的工具,而你只是一个普通的被剥削者,这就是你跟这里唯一的关系。”
斯莱特眉头紧锁,看来小美的话刺痛了他的内心。
小美接着说:“斯莱特,你是一个有才华,有志向的年轻人,你看到的应该是头顶的星辰大海,而不是脚下早已定型的砖石。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这里有更广阔的的市场,更开放的思想,更适合你的天地。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这里欢迎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超越历史,拥抱未来,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新纪元。”
在美国人的鸡汤灌输和利益诱惑之下,经过几个月激烈的思想斗争,斯莱特终于下定了决心。
年年底,斯莱特乔装打扮成农场雇工,混进前往美国的移民之中,乘上了从伦敦开往纽约的客船。
在美国,斯莱特与一家公司合作,于年凭借记忆成功仿制出了纺纱机,并在这里建造了美国第一座水力纺纱厂。
塞缪尔·斯莱特的杰出贡献帮助美国奠定了纺织工业的基础,大大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因此被誉为“美国制造业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