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只换了一身衣服,就征服了一个国家

一天,齐桓公问计于管仲:“鲁国日渐强盛,如不出兵牵制,我们两国必有一战”,管仲说:“主公不必忧虑,只要按我说的穿衣服就行了。”

管仲担任国相的时候,齐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内乱,虽进行大力的改革,但国力仍很虚弱。

对此,齐桓公忧心忡忡,一天,他对管仲说:“现在鲁国日渐强盛,已对对我们构成威胁,有什么办法能牵制一下鲁国呢?”

管仲胸有成竹地说:“主公不必忧虑,从明天开始,主公带头,只穿鲁国生产的衣服就行了。”

齐桓公顿时满脸的问号,管仲微微一笑,便将自己的计策告诉了齐桓公,齐桓公听后,大呼:此计甚妙!此计甚妙!

第二天,齐桓公穿上鲁国的衣服,并要求王公大臣以后只穿鲁国进口的衣服。

连君主都穿上了鲁国的衣服,百姓也都纷纷效仿,没多长时间,齐国人就都穿起鲁国生产的衣服了。

管仲下了一道指令,即日起禁止齐国人织布。

他又把齐国的商人召集到一起,跟他们说:“你们敞开了进口鲁国的衣服和布料,每千匹赏金,万匹赏金0,进口越多,赏得越多。”

一时间,齐鲁两国间的服贸生意火了起来,面料和衣服价格猛涨,而且还供不应求。

尝到甜头的鲁国农户们,一窝蜂地开始种桑植麻,加班加点的纺纱织布,他们相信:手中有钱,心里不慌。

很多农户甚至把用来种粮的土地,也改种桑麻了。彼时的鲁国出现了一冷一热的场景。

一边是种植桑麻,纺纱织布的热闹繁忙,一边却是良田荒芜,农具生锈的冷冷清清。

鲁国的君主和大臣们,看到国库日渐充盈,梦想着民富国强,已被眼前的巨大利益所迷惑,全然不知隐藏的危机。

在鲁国人忙着种桑纺纱时,管仲却在暗中从周边国家收购并大量囤积粮食。

一年后,齐国突然下令,停止进口鲁国的任何纺织品和衣服,而且禁止向他国出口粮食。

忙着种桑织布的鲁国人,突然发现家中快没粮了,到处买还买不到,而且堆积如山的布料,一时间没人卖了,价格也一落千丈,顿时傻了眼。

更严重的问题随之而来,由于鲁国人都忙于种植桑麻,农田荒废,杂草丛生,等没粮食吃了,才想着去种粮,已是不可能了。

因为粮食生产是有周期的,又不能指望田里的麦子一天就长出来。

一时,鲁国饥荒四起,饿殍遍野,很多人开始逃往齐国。鲁国国君此时才恍然大悟,立即派人到齐国交涉,希望进口齐国的粮食。

管仲抓住鲁国的软肋,把粮价一提再提,只剩钱的鲁国人,看着一堆堆不能当饭吃的面料,一点办法没有,只能高价买粮。

最后鲁国的国库都快被掏空了,鲁国也因此元气大伤,国力大减,更没有了与齐国争霸有底气,只能屈服于齐国。

后来,在管仲经济思想的指导下,鲁国用这种贸易战法,先后征服了梁国、楚国等国。

我们不得不佩服,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已经有了打贸易战的智慧。不动一兵一卒就征服一个国家,这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吧。

纵观今日的美国,为了本国利益,到处打贸易战,现在尽然和中国也打起了贸易战,真是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他们岂不知,中国的管仲才是贸易战的鼻祖。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评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1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