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织物的缩率?
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缩水是纺织品在一定状态经过洗涤、脱水、干燥等过程发
生长度或宽度变化的一种现象。
一般面料的缩水率
棉4%~10%,化纤4%~8%,棉涤3.5%~55%,本色白布为3%,毛蓝布为3%~4%,府绸为府3-4.5%,花布为3%
~3.5%,斜纹布为4%,劳动布为10%,人造棉为10%。
织缩于缩水率的影响
织物本身的长度与所使用的纱(丝)线长度是不同的,通常用织缩率来表示两者的差异。
织缩率(%)=[纱(丝)线长度织物长度]/织物长度
织物的织缩率不同,其缩水率的大小就不同。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及织造张力不同,其织缩率就不同。织布时张力小,
织物紧密实,织缩率大,织物的缩水率就小,织造张力大,织物就疏松轻薄,织缩率小,织物的缩水率就大。
缩水产生的原因
1、纤维在纺纱时,或纱线在织造及染整时,织物中之纱线纤维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或变形,同时纱线纤维及织物结构
产生内应力,在静态干松弛状态,或静态湿松弛状态,又或在动态湿松弛状态、全松弛状态下,不同程度内应力之释放,使纱线纤维及织物恢复至初始状态。
2、不同的纤维及其织物,其缩水程度都不同,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特性亲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大,例如棉、麻、
粘胶等纤维、而疏水性纤维的缩水程度较少,例如合成纤维等。
3、纤维在润湿状态时,因浸液的作用下产生膨化,令纤维直径变大,如在织物上,迫使织物之交织点之纤维曲率半
径增加,引致织物长度缩短。例如棉纤维在水的作用下膨化,橫截面积增大40~50%,长度增加1~2%,而合成纤维则对
热收缩,如沸水收缩等,一般5%左右。
4、纺织纤维受热条件下,纤维的形态及尺寸发生变化及收缩,降温后亦不能恢复到初始状态,称为纤维热收缩。
而热收缩前与热收缩后的长度百分比称为热收缩率,-般以沸水收缩测试,在°C沸水中,纤维长度收缩的百分率
作表示、亦有用热空气方式,在超过°C的热空气中测其收缩的百分率,有藤气方式,在超过°C的蒸汽中测其
收缩的百分率。纤维因内部结构及受热温度、时间等不同条件下表现亦不同,例如加I涤纶短纤的沸水收缩率为1%维纶沸水收缩率为5%,氯纶热空气收缩率为50%。纤维在纺织加工及其织物的尺寸稳定性有著密切的关系,为后序之设
计提供一些依据。
影响缩水率的原因
1、原材料
织物的原材料不同,缩水率不同。一般来说,吸湿性大的纤维,浸水后纤维膨胀,直径增大,长度缩短,缩水率就
大。如有的粘胶纤维吸水率高达13%,而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性差,其缩水率就小。
2、密度
织物的密度不同,缩水率也不同。如经纬向密度相近,经纬向缩水率也接近。经密度大的织品,经向缩水就大,反
之,纬密大于经密的织品,纬向缩水也就大。
3、纱支粗细
织物纱支粗细不同,缩水率也不同。纱支粗的布缩水率就大,纱支细的织物缩水率就小。
4、铲I艺
织物生产工艺不同,缩水率也不同。-般来说,织物在织造和染整过程中,纤维要拉伸多次,加工时间长,施加张力
较大的织物缩水率就大,反之就小。
5、纤维成分
天然植物纤维(如棉、麻)和植物再生纤维(如粘胶)与给成纤维(如涤纶、腈纶)相比,容易吸湿膨胀,因此缩水
率较大。
6、织物结构
一般情况下,机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针织物;高密度织物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低密度的。在机织物中,-般平纹
织物的缩水率于法兰绒织物;而针织物中,平针组织的缩水率又小于罗纹织物。
7、产加过程
由于织物在染色、印花、后整理过程中,可避免的会受到机器的拉伸,从而有张力存在于织物上。然而织物在遇水
后很容易解除张力,因此我们会在洗后发现织物缩水。
8、洗涤护理过程
洗涤护理包括洗涤、干燥、烫,这三步海一步都会影响到织物的缩水。例如手洗样品的尺寸稳定性要优于机洗的样
品,而洗涤的温度同样会影响其尺寸稳定性。一般而言,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样品的干燥方式对织物的缩率影响也是
比较大的。
常用的干燥方式有、滴水干燥法,金属网平铺法,挂扦干燥法和转筒烘干法。其中滴水干燥法对织物的尺寸影响最
小,而转简拱干法对织物的尺寸影响最大,其余两种居中。
外,根据织物的成分选择一个合适的熨烫温度,也可以改善织物的缩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