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枫量化量化交易为什么能在中国快速发展

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pf.39.net/bdfyy/bdfzg/180119/6010154.html

量化投资最开始兴起,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股市。

在那之前美股的生态和现在的A股比较类似,散户在二级市场占据绝对主体的地位。

但自从量化兴起之后,散户发现他们赚钱好像越来越难了,股票上涨和下跌的连续性和流畅度似乎没有以前那么顺畅了,于是以波段交易为主的散户发现在股市里赚钱越来越难了。

20年后的90年代,量化彻底占据了美国股市,散户投资者的数量急剧减少到10%以内。

30年后的年,要不是美国向民众释放了海量的流动性,人们都快忘记了股市里还有散户这个群体了。

视角转回A股,在去年年中中证的这一波上涨行情中,中国的量化基金的规模突破了一万亿人民币,并且一度以恐怖的盈利能力成为全民热议的对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仅是因为规模,最主要的是量化交易已经开始影响市场的风格和走向,这标志这量化交易已经逐渐走向了主流化的发展之路。

事实证明量化交易的吸引能力非常优秀,虽然四季度有些回撤,但全年的整体收益水平仍然名列前茅。从结果的视角来看,如果说量化交易比起传统交易来说叫做“有一定优势”的话,那么从规模的视角,量化对传统交易的优势可以说是碾压性的,因为它有一个可能被大多数人都忽略的特点:用工业化的方式批量生产α。

一个基金经理因为某个产品一炮而红,倘若他再发下一个产品,收益大打折扣的概率就很高,这是因为主观意义上的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这和很多电影拍第二部的口碑崩塌是一个道理。但量化交易不同,因为一切决策都是基于数据和算法,而数据和算法是可量化的,这意味着这个过程是可复制的,一个量化体系如果被证明有效,复制10个,20个,只要在策略的资金容量范围之内,有效性的级别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量化交易的规模能快速增长的原因。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量化交易带来的是一场工业革命,就如同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那台珍妮纺纱机,深刻地改变了后来世界的格局。

目前,大部分主动量化产品都会集中在宽基指数上进行增强,力求在一定跟踪误差控制下的稳健超额收益,首选的基准往往是沪深、中证邓宽基指数。然而在沪深中量化的收益并不占优,原因是沪深的行业集中度过高。而量化投资在中证和中证股票上能获得更高的超额收益。一大原因是小盘股更多,行业分布更为均衡。另外,在中证和中证中有很多股票尚未被分析师做深度研究,量化研究还可以挖掘出一定的阿尔法。

当然,量化投资也并不是可以通吃所有的板块。

具体到细分的板块:在金融板块做归因分析后发现,板块受基本面因子影响较小,行业龙头集中度搞,经营业绩受宏观经济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而宏观政策又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因此金融板块并不适合量化投资。

对消费股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市值、高估值的股票表现更好,龙头效应非常明显。基本面数据、财务因子对消费板块的股价驱动非常强。很多消费行业的资深分析师的研报,已经能提前对基本面数据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很多主动型基金认为,消费赛道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业绩,龙头股票由于有品牌溢价和规模效应股价涨势很好,那为什么不把他们买满呢?很多消费股80%~90%的仓位都是公募机构持有的,他们因此获取了大部分的收益,量化可以借鉴主动投资,增加龙头股在组合中的权重。

而在钢铁、军工、煤炭等周期板块则正好相反:具有龙头效应并不明显、受基本面影响大但基本面数据难以预测。持仓的集中度也不高,公募在这些股票上并没有太多定价权。量化方法在这些行业里相对具有优势。这时在中小盘中挖掘一些股票,是能够获得一些不错的收益的。

最后,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9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