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亚慧科学技术是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一五计划”时期,山东共青团组织就带领青年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搞科学试验。年、年时,根据团中央的号召,又进一步对青年提出了“向科学文化进军”的更高要求。全省各城市的工业生产单位,在团组织的带领下,在工程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帮助下,成立了千千万万的青年技术小组,团员青年们学习技术,潜心搞技术改革,提合理化建议,进行发明创造,努力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生产定额不断被突破,劳动生产率不断地得到提高。青岛木材综合加工厂青年工人徐呈龙,几年来改进和创造了种工具和机器设备,他所创造的石棉纺纱机,提高工效倍。济南第二机床厂青年女工曲淑姿,一年就提出技术革新建议多条,改进工具和操作方法45项。由于不断地革新技术,曲淑姿以1年零天的时间,完成了6年零5个月的工作量,年11月时,她实际已经在干年8月份的活了。青岛四方机厂青年车工马学顺,从年至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实现了项革新改造,其中较大的革新项目就有72项,分别提高效率1至50倍。此后,他潜心研究车间各种切削刀具改革,先后设计成功了25种、项,试验成功3条流水线、一台玻璃包装机。技术革新使他一个半月完成了2年2个月零5天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