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7月产业用纺织品规模以上企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山东临清:探索纺织产业人才培训新模式

纺织及服装业是临清市的传统主导产业之一。为有效助力这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临清市坚持以人才培育为支撑,积极探索产业人才培训新模式,针对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开展专项培训,开创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纺织产业人才培训的先河。

  在调研纺织企业过程中,临清市工信局敏锐地发现,企业对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培训有迫切的需求,随即展开行动,积极作为。临清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管副市长带领临清市工信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展纺织服装人才培训洽谈,就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交流。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是我省传统纺织院校,其纺织服装专业是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A类群、国家优质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根据临清企业的需求,校方进一步整合专业资源,通过建立和实施高技能人才“政行企校”合作培养制度,培养、造就一批具备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实现订单式培养,产生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多方满意的社会效应。

  经过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多次沟通协商,临清市工信局决定依托临清市纺织龙头企业三和纺织集团,于7月份起开办纺织行业后备人才培训班,开设《纺织材料与检测》《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生产与运作管理》等10门课程,共计学时。

  该培训班已于7月10日在三和纺织集团正式开班,将针对从事纺织行业内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售后服务和战略发展等相关工作的60多名中、高级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为期4个月的半脱产培训。目前,培训课程过半,成效明显,有效满足了企业对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临清纺织产业的转型升级培养了一批有专业基础、管理技能、发展远见的后备人才。

1-7月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简析

受全球防疫物资市场需求趋缓以及年巨大的发展基数的影响,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向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大幅回调。年1-7月,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1%,但与年同期比较,两年间行业工业增加值依然平均增长13.1%。

  生产方面,1-7月规模以上企业的非织造布产量达到.9万吨,同比增长0.3%,增速持续下滑;帘子布的产量为48.0万吨,同比增长37.0%。

  经济效益方面,1-7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同比下降10.7%,实现利润总额93.8亿元,同比下降60.9%,利润率5.6%,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1-7月规模以上非织造布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1.0%和72.9%,利润率为5.7%,同比下降10.9个百分点;绳、索、缆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16.3%和9.8%,利润率为4.5%,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纺织带、帘子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5.4%和.8%,利润率为5.7%,同比增加3.0个百分点;篷、帆布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33.6%和30.2%,利润率为5.8%,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医疗卫生、过滤、土工用纺织品所在的其他产业用纺织品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下降20.0%和61.2%,利润率为5.4%,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1-7月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收入与利润情况

  国际贸易方面,从主要出口产品来看,1-7月出口非织造布、特种纱线,线、绳、索、缆及其制品(海关商品综合分类第56章产品)价值48.8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出口非织造布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出口量83.6万吨,同比增长25.5%;工业用纺织品(海关商品综合分类第59章产品)出口额为50.5亿美元,同比增长41.3%。防疫物资出口方面,化纤非织造布制防护服(含医用防护服)出口17.0亿美元,同比下降61.1%;未列名纺织制成品(含口罩)出口78.9亿美元,同比下降80.0%。

  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国内疫情也在多地出现局部反弹,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结构性用工短缺,原材料价格、海运费等综合成本的上涨,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持续承压。预计全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将面临较大幅度调整,大部分处于下降区间。

  注: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

生态环境部:推进示范园区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充分体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示范园区”)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区域绿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示范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强化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培育低碳新业态、提升绿色影响力等措施,以产业优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宣传推广、项目示范为抓手,在“一园一特色,一园一主题”的基础上,形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分阶段、有步骤地推动示范园区先于全社会在年前实现碳达峰,年前实现碳中和。

《通知》提出了4项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推动示范园区产业结构向低碳新业态发展。按照增加碳汇、减少碳源的原则,限制和淘汰落后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开展技术革新、管理创新,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改善,同时积极引入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主要特点产业。

二是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应用转化,充分利用示范园区中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开展能源替代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工艺降碳技术、低碳管理技术等有利于促进碳达峰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示范园区层面建立低碳技术企业孵化器,推动低碳技术的产业化。

三是构建双碳目标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智慧化和大数据技术,增加和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功能,按照减污降碳协同控制理念,对示范园区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持续调整改善示范园区能源结构所产生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进行有效地的跟踪和评估,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是强化绿色低碳理念宣传教育,加强示范园区内企业员工、居民碳达峰碳中和理念的教育和宣传,促使公众在生产、生活和消费行为模式中向减碳降碳方向转变,力行低碳出行、使用低碳产品。

根据要求,示范园区在现阶段,首先,要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所有示范园区均应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要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路径举措;将上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举措落实情况作为示范园区创建、验收和复查评估的重点考核评价内容;在年度报告中,应认真总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并提出下一年度的具体目标和落实举措。其次,要摸清底数,开展示范园区碳排放现状调查,报送~年的《园区年度碳排放基础数据表》。再次,要编制《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专项报告》,回顾“十三五”时期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分析碳排放和碳汇现状,评估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差距,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路径,提出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3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