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意义上而言,要成为名画家,要么是少年成名,要么是拜上了名师,要么是功夫扎实名气大……
少年成名,自然少了许多坎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名气转化为生产力,再加上一个画家交际圈,三推两捧之后,多少也就奠定了在艺术圈的地位。
拜上了名师,少不了沾上师傅的光,在圈子内外混个脸熟,一同办画展、出出书,三提两拽之间,也算是名画家了。
第三种比较困难,功夫扎实已经比较不容易了,名气还要大,这就更难做到了。有多难啊?有许多画者,穷其一生,画技没有达到足够的个性,也没有多少名气,一生穷困潦倒是其标准的“写照”。
但本文这位,却反其道而行之,用半生(50年)的时间来钻研绘画基本功,近30年来,他才凭借大量的、优秀的作品,在圈子内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现在已经90多岁了,他丝毫没有老迈之气,反而,现在成了省内外的美术明星!
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他是一位阅历丰富、老实巴交的老人,他就是凭着一股执着的劲儿,用时间“熬”成了画家。
这位生于年、名叫赵梅生的人,因出生时家庭贫寒、时局不定,经受了当代人难以想象的多种遭遇。其实,在孩童时期,文从沈梦了解,他就喜欢四处涂鸦,他的私塾老师赵耀庆觉得他是可造之材,送给他好几本图书,但没过几年,就打起了仗,书也就没法读了,画也就不能画了……
此后,小小年纪的他,就多处流浪,当过苦劳工人,又曾进过纺纱厂。那些日子多么煎熬啊,无人指导的他,靠着一股勇气,在逆境中自学画画……就这样,十六七岁,他居然站在了一所学校的讲堂上,成了美术老师。
这样教了十来年,当老师中规中矩的他,本来对自己还蛮有信心的,但年代一次公开的绘画联展,彻底让他认清了自己和科班生的差距。于是,他发了狠心:一个科班读下来要4、5年,我就用四十、五十年来自修科班!
当时,已经20多岁的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狠话,被他忠实地践行了下来,他一练就练了50年。
他从绘画的基本功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儿。为了画好花,他隔三差五地买一大捧鲜花,放在家中,仔细观察,花苞长什么样、花枝怎样生长呢,他都要观察个一清二楚。
没有老师指导,他就以自然为师,以最笨的方式、以画无定法的态度,钻研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有的富有寓意、有的特别抒情、有的较富生活情趣……
年代、年逾七旬之后,赵梅生渐渐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公众面前,办画展、出版画集、去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进行艺术考察!
这时,观察者才发现,教了近半个世纪书的赵老师,居然是一位独特的画家。
他也有了自己的创作心得,如:“笔墨当随时代,不食古人残羹”、“宁探索失败,不守旧成功”……
年初,赵梅生带着他的妻子冀雅翘和贾平西夫妇,联合搞了一次迎新书画展,这一年,他92岁,妻子87岁!
创作是没有终点的,所以,赵老先生的脚步,也没有停下……愿他身体安康,开创出新的艺术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