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编的百家号,今天小编和大家讲的是孟子,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成语孟母三迁的故事。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孟母三迁》的故事。说到孟子,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和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在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所以全靠母亲一个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孟母是一位勤劳而又有见识的妇女,他希望孟子可以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由于孟子的父亲在孟子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为了给父亲守坟,就把家搬到了坟墓附近,但是时间久了孟子看到有发丧的然后埋棺材的就会和其他小朋友去模仿人家哭坟,挖土埋“死人”然后办丧事,孟母知道后觉得这样不行,不可以让自己的儿子住在这样的地方,于是孟母选择了搬家,并把家搬到了集市附近,在集市上每天都有喝多的人在吵吵嚷嚷的卖东西,叫卖声不断,孟子感觉很有趣就和邻居家的小孩玩杀猪,宰羊,买肉卖肉做生意的游戏,孟母在看到后认为这样的环境也不适合自己的儿子,于是再次选择了搬家。
这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的旁边,孟子每天都可以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慢慢的他自己也喜欢上了读书,他自己也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于是他跟母亲说要去上学,孟母在听到他的想法后很是高兴,她认为这里才是孟子应该走的正路,心里很高兴,并送儿子去上学了,于是从此之后也不在搬家。孟子虽然去读书了,但是时间长了又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他开始逃学。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看到孟母正在织布,孟母知道孟子这么早回来是逃学回来的,她是既生气又伤心,于是孟母用剪刀把织布机上所织的布匹给剪断了。
孟子看到母亲的做法后很是害怕,急忙跪下问母亲原因,然后孟母很严肃的对他说,“其实学习就像是织布,织布需要一针一线的织,先连成一寸,在连成一尺最后连成一丈甚至是一匹布,织完之后才是有用的东西,才可以用来做衣服,你学习也是一样,学习也需要一天一天的学,需要日积月累的积累知识,不分昼夜的勤奋好学,才可以学业有成,如果你中途偷懒,不好好读书,就会像我隔断的这匹布一样成为了没有用的东西,你这样半途而废不但会被抛弃,将来还会一事无成。”
孟子在听完母亲的话后,在开始的时候只是很吃惊,并没有完全理解母亲的用意,但是在后来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他感到很惭愧,于是他开始好好读书,再也没有逃过学,从此以后孟子专心读书,在长大后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人们还把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称为“孔孟之学”。他还被后人称为“亚圣”。孟子的母亲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教育子女的榜样。那么大家知道《孟母三迁》带给大家什么样的启示吗?其实小编觉得有三点。
首先第一点是人的发展问题
教育的目的其实是把自然的人通过教育让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一员,其实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孩子在这段时间里会学习社会的行为方式,同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接受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人的成长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的,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各种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获得足够的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孟母三迁正是说明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很快,现在社会更是一个教育的时代,不可以只让学生待在教室里读死书,死读书,要德智体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二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能动的
我们往往都是在社会的实践中接受着环境的变化,同时也在改造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变自己,《孟母三迁》就是因为所处的环境会对自己的儿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他选择搬家,直到找到了适合自己儿子的地方后,她才放心住了下来,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次搬到一个地方对孟子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好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成长,而且在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生活习惯和语言行动,以及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对自己的子女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往往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知识,老师传授给大家的都是知识,但是很多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三、教育要有选择性与主导性
从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来看,我们可以看出孟母是择善而居,直到选择到了对儿子有益的地方,只要这个地方对儿子的影响不好就会换地方,这样选择体现了母亲教育子女的主导性,在学校对学生起到主导教育的人是老师,但是在家里就是父母对孩子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每个家长都很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有用之人,小编觉得如果孩子做了错事或者是不称心的事情,作为家长可以给予鼓励和教育,让他振作起来,但是不可以打骂孩子,这样的打骂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更不好,最终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当孟子逃学的时候孟母并不是选择的打骂孩子,而是利用实际行动对孟子的做法进行了教育,让他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这样做事是非常的明智的做法,而且会让孩子自己心生惭愧从而好好学习。小编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很重要的,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规范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讲道理而不是一味的责骂或者惩罚孩子,只有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才可以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都是小编自己的见解,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大家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