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坤宁宫正殿铺设的黄地缠枝纹栽绒毯
“南北一条中轴线,四方对称布局严,外城内城加皇城,城城围着紫禁城。”这句形容故宫的顺口溜,在地毯行业形容的是北京宫毯。宫毯是富有北京地域特色和宫廷特色的手工艺制品,明清时期,故宫殿宇的地面,大多覆盖着厚重的地毯,图案精致华丽,由官营作坊织造,被称为官坊毯。如今的北京宫毯织造技艺便直接继承自当年的官坊毯织造。
作为具有浓郁“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北京宫毯的制作用料非常讲究,编织手法精湛细腻,图案丰富多彩且讲究纹样对称,为“燕京八绝”之一。其织造分为前期准备、织毯成形和最后美化整理三大部分。前期先设计图案,通常由中心的夔龙主纹,四周的角云、边道,以及散落的插草四部分组成,以“格律体”构图为主,讲究图案的意涵,龙凤、佛教八宝、花卉都是常见的主题。接着选毛、纺纱、染色,就可以根据图案放大样,再上机织造。
《仙寿图》挂毯局部《仙寿图》挂毯局部
织造环节是决定地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最耗时、最耗精力的工序。织毯时,一架架高大的梁机上下垂直绷着经线,工匠们坐在前面巧手飞快地织造。动作虽复杂,但织造原理很简单,就是把一根根彩色的绒线根据图案拴绞“栽种”在经线上,称为“栽绒”。其基本动作为先后拉起前后两根经,将绒线穿过其中,拴成一个“8”字扣固定,再砍断多余部分,便可栽好绒线,形成一个色点。这样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图案逐渐出现。最后通过平、片、剪、洗几个步骤,完成美化整理。
《五龙图》《五龙图》
除了一般的栽绒,还有一种金碧辉煌的盘金毯,最能体现宫毯位列“燕京八绝”的独特价值。盘金毯用金线织成背景色,所用金线是金箔条包在丝线或棉线上捻成的,极具皇家气派。民国初年盘金毯曾一度失传,年,北京地毯五厂的老师傅一再努力,根据故宫博物院文物反复分析,于年成功复原了这项技术。
《玉堂富贵》盘金毯局部《玉堂富贵》盘金毯局部
北京宫毯融中国绘画、刺绣、织锦、建筑装饰等艺术于一体,于经纬之间诠释出宫廷艺术的魅力。年,北京宫毯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生产周期较长,从设计到原材料生产一直到织毯成型,全套工序下来需两三年时间,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生产。目前,在立足传统、坚持手工的基础上,该技艺也在探索以生产性保护方式进行振兴的途径。
--end--
图文来源:“北京非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