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电商低价好羊绒的密码,藏在清河产业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lianxiwomen/

作者

李静林

机杼声声入耳来。十几台纺织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走进羊绒成衣加工厂,讲话时要提高声量彼此凑近,才能互相听到。

大静的表哥是工厂的管理者,这里是抖音电商大静羊绒直播间的大后方。工厂内外两层,里间摆放着十几台衣片纺织机,一捆捆羊绒纱线经过机器被织成衣片,有袖子,有衣领,摸上去手感细软,但还没有起绒。织好的衣片被成箱抱到外面,五六个女工坐在一个特制圆形缝纫机前,她们需要对着针脚,将衣片缝出成衣的模样。剁椒去到工厂的时候,她们正在加工羊绒西装。

大静羊绒直播间里的羊绒衣,大多需要经过手工工序。在大多实现了机器自动化生产的清河县羊绒产业带上,依然保持手工生产的工厂是少数派,据表哥介绍,手工制成的衣服,身体贴合度更好。工人一人一天可以缝几十件西装成衣,“这些缝合工很辛苦,缝合一件能挣十几块钱”。

羊绒成衣加工的工序从衣片开始,经过手工缝合、拆除辅助线、水洗,最后要经过人工和衣灯的两道检查环节。一位今年40岁的成品检验女工伏在案前,佝着身子,手握长针,一个针眼一个针眼地挑着检查。她告诉剁椒,自己从事成品检验工二十多年,一天能检测一百多件成衣。她是工厂里最后一道把关人。

但随着工厂自动化程度提升,手工生产的比例正在逐渐减少,“80后基本就是最后一批技术工人了”,她抬头指了指身边的同伴,“这些检测工人的工龄最少都在15年,年龄都在40岁以上。”

更多年轻人,则搭上时代新的快车。在产业链条成熟完善的当地,选择更贴近消费者的渠道——直播电商。

“世界羊绒看清河,清河羊绒看中国”,这句标语遍布清河县大街小巷。数据显示,清河的羊绒产量占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中国的百分之六十。

清河县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北部与衡水接壤,东边一河之隔就是山东。县城不算大,面积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四十多万。羊绒产业主要集中在县城南北两端,南边聚集着工厂,北边则是销售集散地,坐落着全国唯一的羊绒小镇,总规划面积3.2平方公里,聚集着多户商家。

羊绒小镇中心位置有一栋高层建筑,天际线竖着羊绒大厦四字标牌。圆润丰腴的隶书字体很符合羊绒绵软的质感,深驼色的建筑,像极了市面上普遍售卖的羊绒风衣色调。大厦马路正对面有一座雕像,底座刻着主人公的名字,戴子禄。清河县羊绒产业的故事,需要从这个人讲起。

上世纪70年代,清河社办毛纺厂业务员戴子禄改造了分梳机,让羊绒分梳工序变得简易。他向北京绒毯厂售出了第一批羊绒,赚了4万元。看到商机,清河一些村民纷纷效仿,清河县的第一批羊绒加工专业户便由此诞生。

80年代,清河有了第一个分梳羊绒的私营企业,随着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联办企业和个体企业不断冒出,清河羊绒也早早地从家庭作坊式整合为规模化生产。也是从那段时期开始,清河羊绒打开了外销路子。直至90年代,清河有了第一家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北方温州”的名号也被逐渐叫开。

大静和她的表哥是从上一辈手里接过的生意。他们父辈做的就是羊绒分梳工作。表哥接手工厂后,主营业务便是出口羊绒原料,给大牌供货。不过在年金融危机之后,当地的出口生意就不太好做了,随着清河产业的深加工升级,工厂也转向成衣制造,并且主要给自己的品牌直播间供货。

“我们是厂二代,深加工一代”,大静表哥今年40岁,恰好经历了清河产业升级的阶段。

年,清河东高毛纺厂投资了万,上了精梳羊绒条、精纺羊绒纱项目,与世界知名羊绒企业,英国道森公司合资创办了中国东森羊绒衫有限公司。这个标志性的节点事件,结束了清河羊绒只有初级加工产品、半成品的历史。

此后历经30年,清河县逐步发展为集分梳、纺纱、织布、织衫一条龙的完整产业体系。目前,清河羊绒年产值达到亿元,税收3.5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羊绒原料加工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羊绒纺纱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羊绒制品产销基地。全县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余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以上的深加工企业多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规模以上企业70余家;原料加工摊点近万家,纺纱企业22家,制品加工企业个体户近家。整个羊绒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如今,清河的羊绒二代从事原料初加工的很少了,租个工厂、门面,做成衣销售、供货是主流。羊绒小镇上多户商家,基本都是夫妻店。纳驰羊绒老板庞海涛就是标准的厂二代,他在羊绒行业做了二十年,父辈便是做原料出身。他告诉剁椒,羊绒小镇上,80%的商户家里都是做原料的。

纳驰羊绒店铺在羊绒小镇主街入口处,位置极佳。店铺由庞海涛和他妻子管理。剁椒中午去到店里,妻子正在给进店客人讲解产品,十几分钟时间便成交了一单。据了解,羊绒小镇的零售客户不算多,零零散散大多是去清河旅游的人群,销售占比约为15%。

庞海涛坐在货架前的茶案前。左手一指是门店展区,主营%纯羊绒产品和羊毛产品,纯绒产品的客单价五六百,羊毛产品相对便宜,三百多的客单价;右手一指是七八个连排货架,这部分产品用来给电商供货,抖音电商直播是他们的主要供货渠道,庞海涛告诉剁椒,他们总计给清河当地约1.6万家个体小商户供货,这些小商户中很多是宝妈群体,一个人在家开直播间,一天播四五小时,能卖出三五件产品。

“一件纯绒纯利一百左右,宝妈直播带货,要比打工上班挣的多”。

纳驰羊绒还有自播渠道,他们在抖音电商做了六年,如今在羊绒销售旺季(每年九月到次年三月),一天能卖出一千多件,销售额在10万以上。到农历十月中旬,纳驰羊绒的直播间单日销售额能突破五千万,高峰期持续可以持续一个月。目前纳驰羊绒的自播渠道占品牌总销售额的1/3。

清河的年轻人大多不外出。家里做羊绒二代大多接着做,不大的一个县城还有庞大的汽车配件产业带,消化了这里绝大多数劳动力。县城周边农田很少,这里几乎没人种地,家家户户做生意。80后的年轻人,成长阶段基本也都没经历什么困难时期。

生活富足,鲜少出门闯荡,当地人结婚很早,20岁左右结婚生子很普遍。28岁的大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今年10岁。生二胎后,年轻的大静出现了严重的产后抑郁。冒虚汗,全身关节疼,呆在家里不知为何就开始哭,“那个阶段被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老公带着大静,中医、西医、针灸,能想到的办法都试了,收效甚微。

偶然的机会,老公提议大静在抖音开个直播间。开始也不卖货,更不为挣钱,就是找个出口跟人聊聊天,顺便挂个链接放上家里的产品。身体受限,大静开始只能播一个小时,直播间也就偶尔进来十几个人,不讲品,只是聊聊天。“播了一段时间发现,她心情开始变好了。气顺了,出虚汗的情况也改善了”,大静老公回忆着那段时间妻子的状态改变。在大静最艰难的时候,是老公的鼓励和陪伴,让她走了下去。

生意上的转机出现在年10月,大静开直播半年后。

一款售价元的%山羊绒六角镂空印花针织开衫突然卖火了。款式是大静表哥设计的,他在做外销单过程中积累了设计经验和市场嗅觉,现在大静直播间里的产品设计均出自他手。当时天气转凉,羊绒销售进入旺季,大静直播间的人气、流量有了起色。

从一场直播两位数人看,到现在大静羊绒的抖音电商直播间已经积累24.2万粉丝,如今一天保持着上百个粉丝的增长态势。身体情况完全不同的大静,每天上午直播4-5小时,全程一个人讲品,他老公在幕后做运营。据了解,在旺季一场直播下来,平均能卖四五百件产品。销售最旺的时候,能卖出-件。

从年到现在,让大静直播间火起来的那款元针织衫一直在卖,三年时间陆续卖出了大几千件。整个年,大静羊绒直播间共卖出13万件产品。

现在打开他们在抖音电商的直播间,看到的是一个语速飞快,声音略有沙哑,情绪饱满的大静,四个多小时一站到底,几乎不间断地讲品,一件一件往自己身上套,回答着用户的疑问。她对自己的产品很笃定,款式、版型、材质、做工如数家珍,她在直播间里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家的产品,我最了解。

比起三年前,大静完全变了个人,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抖音电商救了我的命。”

大静告诉剁椒,她直播间里的复购率有50%,退货率只有不到20%。采访过程中,我一直试图追问她们的成功“秘诀”,到底是怎么做流量的,是如何拉新、做复购的,他们夫妻俩是否下功夫研究过抖音电商付费流量、推流等玩法。答案有些意外,他们几乎没有在流量上花过钱,一直在用自然流量播。

“品质决定一切。”这句话不光出自大静夫妻之口,几乎所有剁椒接触的商家都是这个答案。

这与羊绒产业的特殊性有关。

首先,市场上的产品鱼龙混杂,消费者心智仍在培养中。据《中国经营报》报道,尽管国家对于羊绒制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但羊绒检测的难度和成本高,很多消费者缺乏真假辨别意识,部分商家为占据市场,打“擦边球”,羊绒市场鱼龙混杂,偷换概念、谎报成分的现象较为普遍,监管难度偏大,且短期内很难遏制。

大静说自己第一年很难做,就是因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被抄袭款式,然后用混纺原料做成衣,用低价抢夺市场。那款六角镂空印花针织开衫卖火后,很快就被其他商家抄走款式,有的消费者在别处买了,还会去大静直播间里问,为啥人家卖的这么便宜。

遇到这种情况大静也不慌,欢迎用户对比,甚至找有关部门抽检。“羊绒好不好,必须要穿上,尤其是过水之后才能对比出来”,很多用户就是在质疑、尝试之后,才成为大静抖音电商直播间稳定的顾客。大静目前有五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93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