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成纱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针对影响纱线质量的胶辊硬度、结构、表面处理、选型及管理问题,通过试纺进行探析;指出胶辊的选型与管理极为重要,应依据纱线品种及要求选择适宜的胶辊硬度和结构,加强胶辊的科学维护与管理,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纺纱生产,实现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纱线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约27根~31根胶辊的应用,如果其中任意一根胶辊的圆柱度、表面粗糙度未达到标准要求,对纺纱的质量必将产生极大影响。
胶辊选型与管理对纺纱质量的影响胶辊硬度
大量的实践表明,纺纱质量与胶辊硬度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联,而硬度值与纺纱质量呈相反关系,即胶辊硬度越低则纺纱质量越优良。低硬度胶辊在应用中因施加的压力与罗拉共同形成一个对纤维有效握持的钳口,牵伸过程中钳口对纤维能够形成较强的握持力;如果牵伸力较大,则更需要充足的握持力与其相平衡。低硬度胶辊之所以对纤维握持力较强,主要是由于胶辊受压后能与罗拉之间形成弧形接触面,且胶辊受压后的变形较大,相应的增加了钳口握持面的长度,握持力的作用范围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使纤维的变速点逐渐集中且进一步前移,从而使纱线条干的质量水平得以提升。
胶辊结构对纱线质量的影响
相关研究表明,大套差单层胶辊与小套差双层胶辊在应用中均会使胶辊的硬度升高:当单层胶辊套上铁壳后,其邵尔A硬度值将升高2度;而双层小套差会增加1度。随着胶辊使用时间的延长,其邵尔A硬度值将会逐渐增加3度~5度,且套差的存在使胶辊内部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并产生内应力。在使用几个月后,胶辊的表面还会形成硬块,从而在纺纱时产生机械波,最终对成纱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经过同型号、不同结构胶辊的邵尔A硬度变化对比,可以看出,胶辊结构不同将会对胶辊硬度、纺纱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表面处理胶辊
使用管理方式对纱线质量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涂料、光照、免处理等表面处理方法对胶辊的使用会产生极大影响,使得其对纤维握持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差异,进而对纱线质量产生影响;第二,上涂料方法对胶辊使用的影响不同,板涂的工效水平虽然较高,但其涂层极为毛糙,而笔涂的工效偏低,却能有效确保涂层细腻及成纱条干的质量;第三,不同型号涂料的吸附性、渗透性等均有所差异,用于胶辊后对纺纱条干、成纱质量影响也有所不同。
新旧胶辊混用
橡胶类产品的物理性质会受存储及使用时间的影响,存储、使用时间越长其物理性质会逐渐改变,如硬度升高、弹性减弱、耐磨性能下降,即发生老化问题,对其使用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新旧不同胶辊虽然型号、硬度、表面处理方法等相同,但其内在性能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存在差异,混用则极易出现纱线条干质量不匀的问题。
胶辊选型及完善管理胶辊硬度
胶辊硬度应根据纺纱号数及纤维性能来选择。纺纯棉用胶辊硬度相对较低,纺化纤时硬度相对较高;纺中细号纱的硬度较低,纺粗号纱的硬度宜高。选择胶辊时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选取硬度极低的胶辊,虽指标良好,但因其偏短的使用周期将对整体纱线的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一种是选择使用周期长而硬度较高的产品,虽然使用周期得到有效保障,但未顾及其纺纱整体质量极差的情况。
胶辊结构
胶辊硬度应根据纺纱号数及纤维性能来选择。纺纯棉用胶辊硬度相对较低,纺化纤时硬度相对较高;纺中细号纱的硬度较低,纺粗号纱的硬度宜高。选择胶辊时应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选取硬度极低的胶辊,虽指标良好,但因其偏短的使用周期将对整体纱线的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一种是选择使用周期长而硬度较高的产品,虽然使用周期得到有效保障,但未顾及其纺纱整体质量极差的情况。
胶辊种类选择
胶辊表面处理方法可分为免处理、微处理及涂料处理等。胶辊的选配原则为:纺纯棉类的纱线应选取免处理胶辊,从而有效地确保纱线的质量;纺涤棉品种,应选免处理或微处理类胶辊;纺纯化纤品种,用微处理或是免处理胶辊有问题时,应选取表面涂料处理胶辊。
区域化管理
大部分纺织厂在纺纱时,品种不同则选购的胶辊也不同,需对其进行区域化管理;不同品种用的胶辊直径应有差异,且同一产品用胶辊的磨砺周期不同,硬度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未实行区域化管理,各种直径的胶辊混合使用,则对纱线的质量不利。因此,应对胶辊实行区域化管理,确保在同一个区域中所有的胶辊为同硬度、同直径,方可避免其在应用中出现压力差异问题。具体为:第一,整个车间胶辊根据锭数分为固定的几个区域,按胶辊品种进行区域管理;第二,在完成分区管理后,对前、后道的胶辊进行区域划分管理,以确保前、后道的胶辊匹配;第三,遵循勤磨、少磨的原则,进口胶辊的磨砺周期为每8个月1次,而国产的则为每4个月1次;在高温、潮湿的季节,磨砺次数可以视具体情况相应调整。
存放与维护
磨砺后的胶辊应存放在日光照不到的环境中,以免胶层老化。胶辊的使用周期:纺棉纱线约为6个月;纺涤棉细号纱为4个月~6个月;纺涤棉中粗号纱为3个月~4个月;而纺纯涤纱则以缠绕作为使用依据,周期应在4个月内。始终确保横动装置灵活有效,具体量应与标准相符;如果横动装置在应用中出现失灵或是力量过小的情况,则极易导致胶辊磨损加快,出现成纱条干问题从而形成疵布。
运转管理
新上机或新磨砺的胶辊由保全工交给运转工后,必须形成严格的日查制度及运转对口检查制度。无论什么工序、什么型号的胶辊上机后,如果管理不善,胶辊表面出现人为刀伤,轻则影响纱线条干质量水平,重则形成肉眼可见的竹节纱,络筒工序所有电子清纱器都不可能%清疵,这些疵点会影响后道工序形成疵品布。另外,纺化纤纱时,若运转管理不到位,不能确保胶辊表面完好无损运行,很容易出现整个胶辊被纱条绕坏,当选择硬度低于邵尔A硬度65度的胶辊时,还易出现胶辊表面自动损坏、大块脱落问题,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成纱条干质量水平。
胶辊的选型及管理极为重要,合理选型应根据胶辊的性质及纱线要求,选择适宜的胶辊硬度、结构等;同时,加强对胶辊的科学维护管理,从而保证纱线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提升纱线质量。
本文为"纺织器材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以下链接直接阅读经典文章1.《纺织器材》电子书架阅享生活、共享技术!2.《四种并粗工序机械纱疵的成因分析》3.《纺纱生产过程中如何进行胶辊的管理与维护?》4.《防止盖板踵趾面磨损及维护的控制措施》5.《钢领钢丝圈配套使用过程中的制约因素》6.《设备不良和操作不当引发的突发性质量问题》7.《全面提升并条工序综合质量指标的实践》8.《集聚纺细纱工序断头的控制措施》9.《提高细纱产能的措施》10.《并条机机械波的形态、成因及解决措施》喜欢这篇文章,就点击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