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历史地理学为伴的几十年里,吴松弟研究过人口史、移民史和中国经济地理。教中国经济地理的时候,他总是觉得差一口气:“讲来讲去都是古代,作为一门学科,怎么能只讲古代,不碰近代?”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长期以来,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由于各种原因少人问津、成果不多。
然而,近代中国经济地理的研究是重要的。近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经济地理形态,从中可以总结源自中国历史基因上的特色之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内部区域众多、各区域状况不尽相同的大国,近代经济地理的研究,就是国情研究,能为中国今日之发展在历史经验中寻找规律与话语。
为此,吴松弟与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20余位长期研究经济地理的学者合作,从年开始研究,历时8年,形成了《中国近代经济地理》这部结合历史学、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于一体的9卷本著作,初步形成了研究近代中国经济的一个新路径——“港口—腹地,中国的现代化空间进程”,“港口—腹地”也是此项研究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正契合了近代中国的发展特点。说起这个研究路径,在吴松弟早年的研究中也能找出些渊源,他因写硕士论文《宋代东南沿海丘陵地区的经济开发》,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