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对化纤需求的增长,涤纶生产销量也在不断增长,且占有很大的比重。目前,纺纱生产中大多用棉型设备加工化纤纱,纺纱过程中还存有不少问题。
存在问题
涤纶纤维为大分子聚合物,结晶度高,吸湿能力差,易产生静电,且染色困难,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易造成束丝、并丝、硬丝、胶块、超长、倍长纤维,纺纱过程中易造成纱线条干不匀、牵伸不开、小辫子纱、橡皮纱等;若油剂选用不当则易产生静电,造成粘卷、缠花、梳棉针布充塞、并条喇叭口堵塞、罗拉皮辊缠花等。涤纶纤维超长、倍长的产生因素有:
(1)集束时张力不匀;
(2)拉伸过程中拉伸倍数过高,拉伸速度不当;
(3)切断时张力不匀,刀口不锋利等。
解决方法
在纺纱过程中,针对上述问题,采取适当措施,可提高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
1原料的合理搭配
根据纺纱要求,采用合理的原料搭配,不同产地批号的化纤混合搭配,一方面有利于纺纱的顺利进行,既提高纤维抱合力,又能减少纺纱过程中的粘连现象。另一方面能充分体现化纤织物的优良特性和良好的外观特征。
2
选用适当适量的涤纶油剂
配用适当适量的油剂是解决生产加工过程中粘连、缠绕现象的方法之一。但是对油剂标准要有一定的限制要求:
(1)吸湿性好。用作消除化纤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静电。
(2)粘着性小。否则,在梳棉造成缠锡林、缠刺辊现象,并条粗纱中喇叭口、导条斜管不畅,各工序发生缠罗拉、缠皮辊现象,影响成纱质量。
3
合理的工艺配置与良好的设备状态
1
清花工序中缩短工艺流
一般采用两个开清点、两棉箱短流程,输棉管道尽可能缩短。流程为:
AC→A→36C→AA→AC
开清棉工序中各部打手速度不宜过高,各部落杂区隔距宜小。但是若原料中粗硬丝、并丝、倍粗倍长纤维胶块含量较高时,各部打手速度可适当提高,各落杂区隔距可适当放大,以争取最大限度的排除异形纤维。或机器一侧的纺纱数据。当机器在效率低的情况下工作时,机器两侧的实际情况也将被迅速显示出来。
4
光电纱线监测系统(Corolab-7)
Corolab-7纱线监控系统以光学原理进行工作,它用相似人眼的方法观察纱疵。这样,人们可以对纱监控系统编程,来精确地检测和消除监控系统所确定的疵点。在批量生产开始时,Corolab-7系统首先在每锭上测定最初生产若干米纱的直径平均值,然后将这个基准直径作为以后评价标准的基础。Corolab-7系统的主要特性有:
(1)在纺纱过程中,每百万m纱的光学扫描;
(2)与人眼感觉相同方法分类纱疵;
(3)按照用户的质量标准,对疵点检测的个别适应性;
(4)棉结的检测;
(5)连续产生长粗节和细节的检测;
(6)纱号变化及其不匀率的检测;
(7)每锭光谱图的在线形成,便于识别周期性纱疵;
(8)在线形成直方图,便于识别平均值和CV%偏差;
(9)在线形成每锭变异—长度曲线,便于识别非周期性的纱疵。为此,该系统可大大提高成纱质量,有利于后道工序的加工。
各部打手速度可在~r/min间选用,尘棒间隔距以8~10mm为宜。
1
对清花工序中产生的棉卷膨松、粘连现象的处理方法
(1)加装积极回转的凹凸防粘罗拉,对棉层上下压紧刻出印痕,以起到防粘作用。
(2)采用单尘笼吸棉。关闭下尘笼可减少粘层结合而单尘笼吸棉,在打手到尘棒间通道两侧加装边长50mm及mm外包铁皮的直角三角形木块,可解决棉层两侧厚边现象。
(3)增大紧压罗拉压力,使纤维集聚紧密。
(4)缩短棉卷长度,加重棉卷定量。棉卷长度以25~30mm为宜,棉卷定量以g/m为宜。
(5)采用5~7根粗纱夹入花卷外层。
2
优化梳棉工艺解决静电造成的缠绕现象
在梳棉工序中,涤纶易与分梳元件摩擦产生静电,且不易消除,易造成缠绕锡林、道夫、盖板、刺辊等,且棉条膨松易堵塞喇叭口。处理方法如下。
(1)消除在清花工序中未除去的粗硬丝并丝、胶块及超长纤维。措施有:适当加快盖板速度;采用弦长.5mm小漏底,除尘刀采用低刀大角度工艺,加工落杂处理。
(2)选用良好的分梳元件、锡林针布,采用“大角度”、“浅齿”、“弧背”的锡林针齿,有利于化纤由锡林向道夫转移。道夫与锡林针布配套使用,以提高化纤转移率。刺辊锯条选用95°×3.5×25.4mm大角度锯条。
(3)优化工艺配置:①提高锡林—刺辊速比,纺化纤时采用1.9~2.4为宜。若降低刺辊速度,则既可解决刺辊缠绕,也有利于纤维由刺辊向锡林转移;②提高大压辊和轧辊间的线速比,可避免喇叭口堵塞;③定量应偏轻掌握,可解决喇叭口堵塞;④缩小锡林—道夫隔距,采用0.~0.mm(5‰″~7‰″),以提高锡林—道夫转移率,并避免锡林针布的挤轧;⑤加大前上罩板上口隔距,采用隔距为0.66mm(26‰″),有利于排除异状纤维;⑥剥棉装置采用罗拉或皮圈剥棉,可避免轧伤道夫针布;⑦增大压辊加压可使生条紧密,也可避免喇叭口堵塞。
3
并条工序中易产生现象及解决措施
在并条工序中易产生下列现象:粘着,出现白粉;缠罗拉、缠皮辊;条子断头,开车和停车时有缠绕现象;涤纶堵塞斜管和喇叭口。解决措施如下。
(1)解决粘着问题。除在原料中加适当适量油剂外,还应控制好车间温湿度。温度一般在25℃以下,相对湿度在65%左右,可消除静电干扰。
(2)解决缠罗拉、缠皮辊。采用硬度为80的丁腈皮辊,经药品处理后上车使用,也可采用胶辊表面渗碳法来消除静电,以减少缠罗拉、皮辊现象。
(3)解决堵塞斜管和喇叭口。采用压缩喇叭口,其效果比普通喇叭口好,可减少堵塞;适当加大压辊与圈条间张力牵伸,也可减少斜管和喇叭口堵塞。
在工艺配置方面,棉条定量不宜太重,以防止条子断头和缠绕现象。
4
粗纱工序绕皮圈现象的解决措施
(1)提高皮圈光洁度,对皮圈进行酸处理,并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放置24h以上再上车。
(2)粗纱伸长率和粗纱捻系数应偏小掌握。
(3)粗纱绕压掌1绕,锭翼顶端多绕3/4绕。
(4)适当加大后区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
5
解决细纱橡皮纱、小辫子纱和牵拔现象
(1)加大后区罗拉隔距和后区牵伸倍数。隔距一般以28~33mm为宜,牵伸倍数一般1.4~1.6倍左右。
(2)适当减小粗纱捻系数。
(3)增大前皮辊直径并加大前皮辊压力。
(4)采用较重的钢丝圈以减少断头。
(5)加大车间湿度,有利于车间生产。
6
改善细纱条干
在络筒机上加装电清装置用来切除倍粗倍长纤维,以改善细纱的条干。
来源:纺织干货
纺织服装,全行业尽在“掌”握
纺织招聘
猎头服务
服装招聘
服装经理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