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陶行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深切了解,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性。父母不能管教好孩子,将来孩子走上社会不能成才是小事,还有可能害人害己危及社会。30年前福州纵火案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一个贪小便宜纺织女工,导致61人死亡,15人受伤。
年,福建省福州市某纺织厂发生火灾,仓库里的纺织物与棉花被大火焚烧殆尽,可火势并没有停止反而向着工人宿舍蔓延。在9支消防队的努力下,终于扑灭了大火,可却有61条人命丧生火海。
酿成这桩悲剧的,竟然是纺织厂的一名女工。只因她偷窃纺织厂原料被领导发现并开除,便怀恨在心,故意纵火报复。没想到最终造成弥天大祸,她也因此被判处死刑。可在法庭上,当法官宣判她获死刑时,这个女工却疯狂呼喊:“他们活该都去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董扬玲,一个出生在福州的福建人,她生活在一个家境困难的家庭中,因此从小父母就给她灌输了一种“任何事都不能吃亏”的理念。受到父母的教育和影响,董扬玲渐渐变成了一个人见人恶的姑娘。
每次她去亲戚家做客,都会拿点值钱的东西回家,甚至公然在亲戚家翻箱倒柜寻找东西。拿走亲戚家的东西后,还在人前炫耀,说自己的亲戚是傻子,和这种人做亲戚自己的生活过得非常滋润。
殊不知,她的行为只会让人们感觉厌恶,久而久之,亲戚也对她失去耐心,再也不让她登门拜访。董扬玲就这样失去了朋友和亲戚,从此一直孤身一人,谁也不愿意接近她,甚至看到她都会绕路。
高中毕业后,董扬玲没有考上大学,父母只能给她找一份工作。在父母的帮助下,董扬玲最终去了福州某纺织厂上班,成为了流水线上的一名女工。在当时,能够成为纺织厂工人,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
董扬玲的父母不知道送了多少东西,赔了多少笑脸才给她换来这个工作。可董扬玲却不懂得珍惜,在纺织厂工作时依旧喜欢占小便宜,刚进厂没几天,她就因为失误犯错连累了整条流水线上的工友。
自从董扬玲来了之后,流水线上的工友们任务反而变重了。而董扬玲下班后,经常会偷拿一些纺纱的原材料回家。起初工友对她的小动作并不在意,可随着董扬玲越发嚣张,甚至故意连累工友,导致工友对她的不满也愈发严重。
年的一天,工友们一起向领导举报了董扬玲的偷盗行为。领导得知后敲打了董扬玲一番,希望她能够好自为之。可董扬玲不仅没有收敛,反而觉得领导多管闲事。
年底纺织厂接到了一个大订单,工厂的工人们也忙碌了起来。可董扬玲却对厂里的腈纶纱动了歪心思。她见马上就要过年,于是偷偷拿了许多腈纶纱回家。结果却被领导得知,领导见董扬玲屡教不改,对她非常失望,一气之下将其开除。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