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流程

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m.39.net/pf/a_6506031.html

所谓纺纱,乃是取动物或植物性纤维运用加捻的方式使其抱合成为一连续性无限延伸的纱线,以便适用于织造的一种行为。

纺纱流程包括除杂、松解、开松、梳理、精梳、牵伸、加捻、卷绕8个步骤。

1、除杂

纺纱学是研究将纺织短纤维加工成纱线的一门科学,纱线一般都是由许多长度不等的短纤维通过捻接的方法制成的,还有由很长的连续单丝捻合而成。

在纺纱过程中首先需要清除杂疵,即对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也称为纺纱原料的准备。原料的种类不同,杂质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加工的方法和工艺亦不同。

原料的初步加工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如轧棉)、化学方法(如麻的脱胶、绢丝的精练)以及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羊毛的洗涤和去草炭化)。

2、松解

将杂乱无章、横向紧密联系的纤维加工成纵向顺序排列,而且具有一定要求的光洁纱线,需要将块状纤维变成单根纤维状态,解除纤维原料存在的横向联系,建立起牢固的首尾衔接的纵向联系。前者称为纤维的松解,后者称为纤维的集合。

纤维的松解是彻底解除纤维与纤维之间存在的横向联系.但是必须尽可能减少纤维的损伤。纤维的集合是使松解加工的纤维重新建立起排列有序的纵向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而且应使集合体内的纤维分布是均匀的,并同时具有一定的线密度和强度。

纤维集合体,还需要加上一定的捻度。集合过程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经过梳理、牵伸以及加捻等多次加工才能够完成。

3、开松

开松是把大块纤维撕扯成为小块、小纤维束。广义上说,麻的脱胶也是一种开松。随着开松作用的进行,纤维和杂质之间的联系力减弱,从而使杂质得到清除,同时使纤维之间得到混和作用。

开松作用和杂质的去除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经过撕扯、打击以及分割等作用的合理配置渐进实现的。

4、梳理

梳理作用是由梳理机上的大量密集梳针把纤维小块、小束进一步松解成单根状态,从而进一步完善了纤维的松解。梳理后纤维间的横向联系基本被解除,除杂和混和作用更加充分。

但其中有大量的纤维呈弯曲状.且有弯钩,每根纤维之间仍有一定的横向联系。

5、精梳

精梳机的梳理作用是利用梳针对纤维的两端分别进行握持状态下的更为细致的梳理。精梳机加工能够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和细小杂疵,促使纤维更加平行、顺直。化学纤维因其长度整齐、杂质少、伸直平行状态好,一般不经过精梳机的加工。

6、牵伸

把梳理后的条子抽长拉细,逐渐达到预定粗细,这个过程叫做牵伸。为纤维之间牢固地建立有规律的首尾衔接关系奠定了基础。但是,牵伸会带来纱条短片段不匀,因此,需要配置合理的牵伸装置和工艺参数。

7、加捻

加捻是将须条绕其本身轴线加以扭转,使平行于须条轴向的纤维呈螺旋状,从而产生径向压力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

8、卷绕

将半成品或者成品卷绕成一定的形式,以便于储存、运输和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该过程称卷绕。卷绕过程应该在不影响产品产量、质量的基础上连续地进行,应该努力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连续化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卷绕过程造成的质量问题。

总之,纺纱过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开松、梳理、除杂、混和、牵伸、并合、加捻以及卷绕等作用,有些作用是经过多次的反复来实现的。

纺纱工艺流程把棉花纺成纱,一般要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主要工序。用于高档产品的纱和线还需要增加精梳工序。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一)纯棉纱工艺流程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涤纶:清花→梳棉→预并→二、纱线产品分类及品种代号(一)纱线产品的一般分类,见下表。分类依据分类使用原料的不同纯棉纱线、纯化纤纱线、棉型混纺纱线、毛型混纺纱线纺纱的方法不同环锭纺纱线、气流纺纱线、静电纺纱线等纺纱的工艺不同梳棉纱线、精梳纱线、桃毛纱线加捻方向的不同顺手捻(s捻)、反手捻(z捻)产品用途的不同织布用纱线、针织用纱线、起绒用纱线、绳带用纱线、渔网用纱线、帘子布用纱线(二)纱线粗细程度分类

类别号数英制支数粗号纱大于32tex18支及以下中号纱20—30tex19—29支细号纱9—19tex30—60支特细号小于9tex60支以上(三)纱线品种代号,见下表。品种代号品种代号经纱线T起绒用纱Q纬纱线w烧毛纱线G绞纱线R转杯纱线OE筒子纱线D涤棉混纺纱线T/C精梳纱线J棉维混纺纱线C/V针织汗布用纱K有光粘胶纱线FB精梳针织汗布用纱线JK无光粘胶纱线FD注:纱线在用代号表示时,一般原料代号、加工代号写在tex值前,用途代号写在tex值后。三、纱线粗细程度的表示方法1、有关定义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定长制(号数制),即以单位长度纱线的重量来表示。一种是定重制,即以单位重量纱线的长度来表示。我国目前规定采用定长制。(一)特克斯(tex)俗称号数,简称特。在公定回潮率(8.5%)时,米长的棉纱,它的重量是多少克,称为多少特。Tex=G/L×式中:tex——特克斯(号)G——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纱线试样的长度(米)如米长度的棉纱重28克,则此棉纱为28特克斯(或号)。(二)英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9.89%)时,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几个码,就称为几支棉纱。Ne=L/(×G)式中:Ne——英制支数L——纱线试样长度(码)G——在公定回潮率时的纱线重量(磅)如重1磅的棉纱长度有32个码,则此棉纱为32支。(三)公制支数:在公定回潮率(8.5%)时,重克的棉纱,长度有几个米,就称为几支棉纱。Nm=L/G式中:Nm——公制支数G——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纱线试样的长度(米)(四)旦尼尔:通常用以表示化学纤维及天然纤维的细度。在公定回潮率时,米长的纤维,它的重量有多少克,称为多少旦数。D=G/L×式中:D——纤维的旦数G——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克)L——纤维试样的长度(米)2、标示纱线标示:原料成分、加工工艺、线密度、长丝根数、每次加捻的捻向和捻度、股线的组分数和缆线的组分数、用途。(见GB-《纺织纱线的标示》、GB/T?—《纺织纱线及有关产品捻向的标示》)(定长制)线密度tex旦尼尔den(定重制)英制支数公制支数四、公英制换算1、号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公式tex=.5/Ne或tex=.1/Ne2、号数与公制支数的换算公式tex=/Nm3、号数与旦尼尔数的换算公式tex=D/94常用计量单位换算4.1长度单位公制:米(m)、厘米(cm)、毫米(mm)。l米=厘米=毫米英制:码(yd)、英寸(in)。1码=3英尺,1英尺=12英寸。换算:1码=0.米,1英尺=0.米,l英寸=2.54厘米=25.4毫米。1米=1.码=3.英尺。4.2质量(重量)单位公制:吨(t)、千克(kg)、克(g)。1吨=千克,1千克=克,1克=毫克。英制:磅(lb)、盎司(oz)、格林(gr)。1磅=16盎司=格林,1盎司=.5格林。换算:1磅=0.千克=.6克,1盎司=28.35克,1格林=0.克。1千克=2.磅,1克=15.格林。4.3面积单位公制:米2(m2)、厘米2(cm2)、毫米2(mm2)。1米2=0厘米2,1厘米2=毫米2。英制:码2(yd2)。换算:1米2=1.码24.4力的单位公制:牛顿(N)、厘牛顿(cN)。1牛顿(N)=厘牛顿(cN),1千克力(kgf)=克力(gf)。英制:磅力(lbf)。换算:1千克力(kgf)=9.牛顿(N),1克力(gf)=0.9厘牛顿(cN),1牛顿(N)=0.磅力(lbf)。4.5容积单位公制:米3、升、毫升3。1米3=升,1升=毫升3。英制:加仑、码3。换算:1米3=1.码3,1升=0.22加仑,1加仑=4.升。4.6面密度单位公制:千克/米2(kg/m2)。英制:盎司/码2(oz/yd2)。换算:1千克/米2=29.5盎司/码2。4.7纱线支数单位:特克斯(tex)、旦尼尔(den)、英制支数(Ne)、公制支数(Nm)。换算:1旦尼尔(den)=特克斯(tex)×9,英制支数Ne=.5/特克斯(tex),特克斯(tex)=/公制支数(Nm)。4.8织物密度单位: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换算:公制密度(根/10cm)=英制密度(根/in)/0.。

目前,纺纱行业多以环锭纺工艺为主,个别企业采用气流纺工艺。环锭纺共有六道工序:一是清花,即清除棉花或化纤中的杂质,并开松成卷;二是梳棉,即在清花的基础上,第二次清除杂质,将原料梳理成条;三是并条,就是将棉条牵伸合并,成条卷绕;四是粗纱,就是将卷绕的棉条初次牵伸成形;五是细纱,就是将粗纱再次牵伸成细纱;六是落筒,就是将细纱圈绕于塔形的纸筒上,即可作为成品入库或用于织布。环锭纺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为:棉花、化纤→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落筒→包装。气流纺的工序与环锭纺相比,则是简并了粗纱和细纱两道工序。气流纺一般生产比较粗的纱,即纱的支数在10支以下。由于产品市场需求不大,使用该工艺者较少。气流纺生产工艺流程主要为:原料→清花→梳棉→并条→落筒→包装。

纺织工艺流程包括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两部分。

纺纱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

织造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络筒、整经、浆纱、穿经、织造、整理。

一、纺纱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

1、清棉工序: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2、梳棉机: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

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3、精梳工序:

精梳机: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并条工序:

并条机:

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4、并条工序:

并条机:

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4)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

5、粗纱工序:

粗纱机:对并条合成的熟条经过牵伸、加捻,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绕。

6、细纱工序:

细纱机:将粗纱牵伸拉细到所需细度,并加捻,形成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的细纱并卷绕在筒管上。

二、织造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及任务:

1、络筒工序:

络筒机:是将捻线机上下来的管纱重新卷绕成一定形状、容量大的筒子,同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从而提高后序工序的生产率。

2、整经工序:

整经机:按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幅宽,在一定张力的作用下平行卷绕在经轴上。

3、浆纱工序:

浆纱机:为了让丝的单纤维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把整好的经轴放在浆纱机上,经过吸浆,通过烘箱烘干。

4、穿经工序:

穿经机:将经轴上的每一根经纱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次序穿入综丝和钢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已确定织造环节一切顺利。

5、织造工序:

梭织机:将经轴在梭织机上通过梭子导纬纱,按工艺要求交织成坯布,并卷绕成布卷。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之一络筒工序

络筒(又称络纱)是织前准备的第一道工序,是将捻线机上下来的管纱重新卷绕成一定形状、容量大的筒子,同时消除纱线上的杂质和疵点,从而提高后序工序的生产率。主要机械设备是络筒机。

络筒制作工序

(1)将原纱(或长丝)做成容量圈套的筒子,提供给整经、卷纬、针织、无梭织机的供纬或漂染等工序。管纱容量上,大卷装的管纱也仅能容纳29.2tex(20英支)的中特棉纱约m左右。若将管纱直接用于整经或织机上供纬等工序,都将因频繁换管而使停车时间过长,这样即不符合工艺上的要求,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筒子的卷装容量则大大增加,一般中特纱的筒子其绕长度可达10万米左右。

(2)清除纱线上的某些疵点、杂质、改善纱线品质。由纺厂运来的原纱一般有较多的外观疵点,在通过络筒机上的清纱装置时,可以清除其上的绒毛,尘屑及弱纱、粗结等杂质疵点,这样,既可改善织物的外观质量,又因剔除了纱线上的薄弱环节而提高了它们的平均强度,从而减少了纱线的后道工序中的断头。

络筒质量标准

络筒质量直接影响到后工序。因此,对络筒工序提出如下的要求:

(1)筒子卷装容量要大,以提高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筒子卷绕应坚固结实,以便于贮存和运输:

(2)卷绕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纱线张力,以保证筒子成形良好;

(3)要便于筒子在后道工序中的退绕,防止出现脱圈上缠断头;

(4)筒子上纱线的结头要小而牢;

(5)不损伤纱线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之二整经工序

整经工序是指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度和宽度平行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的工艺过程。经过整经的经纱供浆纱和穿经之用。整经要求各根经纱张力相等,在经轴或织轴上分布均匀,色纱排列符合工艺规定。原始的整经用手工进行。主要机械设备是整经机。

轴经整经

先将全幅织物所需要的总经纱根数的一部分卷绕成若干只经轴,然后再将若干只经轴通过浆纱机并合或用并轴机并合后卷绕在织轴上,以满足总经根数的要求。轴经整经的特点是整经速度快,生产率高,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常用于棉织方面。

分条整经

先将全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的一部分按照需要组成一个条带,然后将其卷绕在整经滚筒上。当一根条带绕到规定长度时,剪断并穿入绞线。然后紧挨前一条带平行地卷绕另一条带。如此依次绕上一根根的条带,直至绕到规定的条数为止。为了成形良好,随着滚筒的回转各层经纱应作微小的横向运动,使条带截面呈平行四边形。最后将整经滚筒上的全幅经纱用倒轴机构卷绕到织轴上。分条整经法的特点是可直接做成织轴。当用于多色或不同拈向经纱的整经时,排列色经较为方便。广泛应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色织、毛织、丝织等生产。

分段整经

先将织物全幅所需经纱的一部分卷绕在狭幅小经轴上,然后将若干只狭幅小经轴同时退绕成阔幅经轴。为了织制对称花型排列的织物,可将各狭幅小经轴的转向作顺时针和逆时针的间隔配置。如将若干只狭幅小经轴依次并列地穿在轴管上,便可构成供经编机和织编机等用的织轴。

球经整经

先将一定根数的经纱集束绕成网眼的球状纱团,经染色后再在拉经机上卷绕成经轴。这样整经的经纱染色均匀,适用于劳动布等高级色织物。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之三浆纱工序

浆纱工序是指在经纱上施加浆料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为了让丝的单纤维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把整好的经轴放在浆纱机上,经过吸浆,通过烘箱烘干。主要机械设备是浆纱机。

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上浆后一部分浆液透入纤维之间,另一部分粘附在经纱表面。以浆液透入纤维之间为主的上浆称浸透性上浆,以浆液粘附在经纱表面为主的上浆称被覆性上浆。

经纱上浆六种方法

经轴上浆:将若干只经轴上的经纱同时引出,浸入浆液,压去余液,烘干、分纱,最后按规定长度卷成织轴。这是应用最广的上浆方法。

织轴上浆:由分条整经机做成的织轴,经上浆后再卷成织轴。这种方法多用于丝织、色织的多品种和小批量生产。

整浆联合:在整经机(见整经)的筒子架和卷绕机构之间安装上浆和烘干设备,合整经、浆纱为一道工序,多用于化学纤维长丝上浆。

染浆联合:在浆纱机的浆槽前加装染色烘干设备,使浆纱先染色、烘干,然后上浆,合染色、上浆为一道工序,多用于需要染色的经纱上浆,如织制劳动布的色经上浆。

单纱上浆:从筒子上退出单纱,经单纱上浆机上浆后再卷绕成浆纱筒子。单纱上浆机是在低速络纱机上加装浆槽和烘干机构而成。这种方法虽然产量低,工耗大,但浆膜质量好,在丝织和苎麻织中有时采用。

绞纱上浆:有手工和机械两种方式,都是将绞纱在浆液中浸透、绞干、抖松,然后烘干。这种方法适用于色织、织带等小批量生产。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之四穿经工序

穿经工序是指将经轴上的每一根经纱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次序穿入综丝和钢筘,并在经纱上插放停经片,已确定织造环节一切顺利。主要机械设备是穿经机。

穿经工序手工穿经

手工穿经一般在穿经架上进行。人工分纱后,先用穿经钩将经纱穿入经停片和综眼中,然后借插筘刀把经纱插入筘片隙缝中。早期穿经由递经工和穿经工两人协同操作,后来发展为单人操作。手工穿经劳动强度高,产量低,但适宜于复杂的组织和小批量生产,穿经质量较高,便于综、筘和经停片的清理和保养。大批量生产时,为了提高穿经质量,第一只织轴也采用手工穿经,以后各织轴或用手工拈接,或用打结连接,或用特种粘合剂粘接。把织完的织轴纱头与新织轴上的经纱连接起来,称为接经。然后把原织轴上的经停片,综和筘移到新织轴上,以完成穿经工作。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之五织造工序

织造工序是指将经、纬纱线在织机上相互交织成织物的工艺过程。将经轴在梭织机上通过梭子导纬纱,按工艺要求交织成坯布,并卷绕成布卷。主要机械设备是梭织机。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之六整理工序

整理工序是指对成品进行检验、除杂、折叠打包储存。主要机械设备是验布机、刷布机、折布机、打包机等。

(1)验布机:对织造工序下机的布卷进行疵点检验。

(2)刷布机:对检验后的布坯进行整理除杂。

(3)折布机:按码长(折幅)对刷过的坯布进行折叠整理。

(4)验布机:对符合标准的布区按品种、工艺、客户要求,将一定段数的坯布打包成包或条,以便于储存、运输及销售。

纺织织造工艺流程1.整经:这道工序一般按产品特点,可分为分轴整经和分条整经两种。分轴整经是把一个整轴分成几个来整,通过浆丝后再合并成一个整轴。如:一个整轴的总经是0根。上排筒子只有个,那么就要分10个分轴。每个分轴的经线根数为根。每个分轴的门幅都要一样宽。如果产品要求的门幅是CM。那分轴的门幅也是CM。分条整经:这是应用比较多铁整经方式。如上面说的,一个整轴的总经是0根,上排的筒子是个,那么整轴就要分10条来完成。每条经的宽度为17CM,总门幅为CM整经的长度一般按大园框的转数来计算经丝的长度。这样的长度计算方式不是很标准,因为随着转数的增加,大园框的外面直径在变大,同时周长也在增加。大园框的周长一般有2。5米、4米、5米的。以4米的为多。如第一条经的转数是转。那么后面的同样也要是转了,不能有多或少的,多的叫长挂,少的叫短挂。长了只能剪掉,就要浪费原料,短了就要接上去,上机时织到这个位置。因为有很多结子,就很难织造了。那怕织过了,布面也是疵品了。

两种整经方式的共同点是经丝先整到大园框上,再从大园框上盘到空盘片内。

2.浆丝:把整好的经轴拉到放上浆丝机,让经面通过浆料槽吸浆,通过烘箱烘干。再盘到空盘片上。浆丝的目的是为了让丝的单纤相互粘结,增加丝的断裂强度,以利于上机的顺利织造。随着纺织机械的发展,现在已有了整浆联合的机器了,就是在分轴整经时,不再通过在园框和盘片的周转了,从筒子架上出来的丝形成经面后直接进入浆槽和烘箱。直接盘入空盘片。这样就简化了工序的同时,提高了效益,也提高了产品质量。但投资较大。3.并轴;把上过浆料的分轴按要求进行合并。这样轴与轴之间的长度会能整经和上浆时的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那就只有按最短的来做了,长的就只能剪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11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