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隐石
霍布斯鲍姆在其年代四部曲中用“双元革命”作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肈起。“双元革命”是指英国工业革命和年法国大革命。霍认为,前者创造了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增长和全球扩张的生产制度,后者则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的主要模型。
历史之网只有拆开,才能抽出其中单独的织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业革命为什么会率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必然有其独特的条件和原因,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应该说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环顾17、18世纪的欧洲和世界,英国是最早也是唯一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美国、法国都是到了18世纪末期才发生革命,建立起西式民主体制。英国年的“光荣革命”,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议会与君主之争,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和议会主权体制。
这一体制安排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个是英国议会的成员大多数是贵族、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这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有利于制定维护个人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另一方面,议会主权体制下,君主权威受到严格限制,特别是议会财政体系的建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预期。当时的欧洲,基本上都是君主专制国家,君主权威至高无上。为满足个人私欲或者国家战事需求,君主无节制的举债成为常态,这也导致许多国家难以为继、濒临破产。法国大革命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此。英国则有效避免了这一点,因为财政权牢牢掌握在议会手中,这有效保证了财政体系的稳定。由于财政体系的稳定,到最后,国内国外的有钱阶级甚至更愿意把钱借给英国,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年,英格兰银行的组建,可以算是英国国家信用良好的重要体现。
其次,海外殖民和海外贸易的扩张是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爆发的助推器。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开辟了世界新纪元。英国作为海上国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一历史机遇,虽然刚开始英国的海上实力并不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家,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军事实力的不断壮大,其渐渐后来居上。从16世纪开始,英国的殖民脚印逐步遍布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世界的各个角落,到19世纪末期,已然成为“日不落帝国”。
占领殖民地后,在重商主义思潮影响下,掠夺原料、黄金和奴隶,倾销商品成为殖民者常用的手段。以年东印度公司的成立为标志,英国的海外贸易开始得以迅猛发展。霍布斯鲍姆在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时指出,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一个能为制造商提供特殊报偿的行业,以及一个被生产国所垄断的世界市场。英国则恰恰具备了这一条件。
刚开始,英国对外销售的国内商品主要是毛纺织品,但英国商人在印度发现了更大商机。他们发现,印度的棉纺织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种植棉花要比牧羊便宜,因此棉纺织品的成本更低,而且更具有普适性,因为每个人都离不开穿衣。这带动了英国国内棉纺织业的兴起。英国殖民者开始从印度种植园掠夺棉花原料,运回国内生产成棉纺织品,然后再卖回印度等广大的殖民地国家,从中牟取暴利。后来,包括美国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也成为英国棉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生产地。就此,英国的棉纺织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后来工业革命首先也是发生在了棉纺织业。
再次,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为英国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英国的圈地运动实际上从14、15世纪就开始了。这和英国毛纺织业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扩张密切相关。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放牧和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
当时英国土地制度实行的是敞田制,即每个人分到的土地既有肥的也有瘦的,既有干的也有湿的,大家的土地相互混在一起,散落在不同地方,这客观上也产生了交换和集中土地的需求。除这些分到个人的土地外,还有一些公用地和荒地。随着毛纺织业的发展,一些领主、地主和贵族开始通过各种手段圈占农民的土地,逐步将其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圈地运动后来实际上发展成了一场“羊吃人”的运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实际上还发生了一场农业革命,其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16、17世纪,随着英国棉纺工场手工业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各方面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这进而引发了农村经济变革,如大农场的建立、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因此,某种意义上而言,圈地运动形成的大牧场、大农场也造就了农业革命的发生。农业革命的发生,反过来又释放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为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最后,军事战争刺激了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查尔斯·蒂利有句名言,“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发动战争”。欧洲形成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征伐战争的过程。从年到年,英法之间就发生过百年战争,整个18世纪又发生了多次战争。在“七年战争”中(-年),英国一举击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此外,为争夺海上霸权,16、17世纪,英国与西班牙、荷兰之间也是战乱不断。战争需要动力、枪炮、舰船和运输补给,这带来了煤炭业、钢铁业、铁路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这些领域工业革命的发生。
年,詹姆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年和年,詹姆斯·瓦特两次改良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手工劳动正式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随后英国工业革命的浪潮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大陆、北美地区乃至整个世界,人类历史掀起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