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党代表话十年丨李兰女专注

白癜风能去根吗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908/4467180.html

编者按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这十年,有太多的变化令人动容,有太多的成就让人惊叹,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被铭记。即日起,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我们的新时代·党代表话十年”全媒体行动,采访部分参加过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及将参加二十大的江苏党代表,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洞察感悟新时代这十年非凡巨变。

04:40

5月底的南通,天气闷热,玉兰绽放。在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车间,记者见到了身穿一身蓝色工作服的李兰女。车间内纱锭飞旋,机器轰鸣,高温闷热,李兰女细细查看一排排纺纱机是否正常运转,不时叮嘱老工人带好车间新来的几名大学生。

从一名纺织女工到设备先进的纺织车间负责人,李兰女与这一纱一线打交道已有23年,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并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身在车间,心在车间,李兰女的十年观察便从车间开始。

车间所有机器都是国产的

车间要保持稳定的生产环境,33℃的室温、超过70分贝的环境是常态。在车间里走了不一会,记者就感觉到汗水往下流,耳边声音很大,而瘦削的李兰女仍是精气神十足,她笑着说,“对于我们老工人来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状态。听到声音说明车间里一切正常,如果突然没有声音或声音变小,反而会紧张,因为这可能是有些设备出故障了。”

走遍整个车间,记者只看见少量工人,到处都是全自动的机器在有序运转。“以前用的是进口纺纱机,现在我们车间的所有机器都是国产的。”李兰女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纺织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纺织业的技术改造不断提速,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

年,李兰女从南通纺织中专毕业进入南通双莲纺织公司,成为纺纱车间工艺员。嘈杂的车间,枯燥的工作,那时的她从没想过自己会在这个行业干到现在,“以前的纺纱车间里,噪音大、粉尘多,大部分工作以人工为主,自动化程度较低。”当时一起工作的不少人都选择转岗,而让李兰女坚持下去的,是她在不断钻研与创新中发现的纺织“乐趣”。

如何精准查出问题产品的源头?如何做出更好的工艺改进和创新?从担任工艺员开始,李兰女就没有停止过思考与尝试。经过多次试验、多个数据论证,她最终拿出“改进工艺增加梳理提高成品制成率”方案,使精梳落棉量同比减少2%,每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万元以上;创新并全面推广重定量大牵伸工艺,使前纺半制品产量总体提升近30%,用工人数减少约25%;带领团队先后攻克13项工艺课题和30多项技术难题,解决企业用工紧张、效率低下等问题。应对“本领危机”,李兰女注重持续“充电”,通过自学获得南京大学的大专、本科学历,拿下工程师、高级技师职称,撰写发表10多篇技术论文。

“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在一个行业里站稳脚跟。”现在,李兰女在江苏大生集团数字化车间负责整个车间的运转。这条中国第一条全流程国产设备数字化纺纱生产线,万锭用工15人,吨纱人工成本比以前下降元,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

产业工人的春天来了

年10月18日是李兰女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党的十九大隆重开幕,作为十九大代表的李兰女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那份激动的心情一直鼓励着我前进,时刻提醒我:无论在履职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作为来自生产一线的党代表,李兰女时刻牢记嘱托。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0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