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产业链涉及棉花种植、采摘、轧花、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和终端消费等众多环节,涉及就业人口众多。同时,棉花产业是部分地区农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保障民生、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就业意义重大。
年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棉花产业快速发展。但同时,我国棉花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生产不稳定,棉花品质多而杂、质量差,流通秩序不够通畅等问题。因此国务院等部门针对棉花产业发展中陆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监管。年7月出台的《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加强了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年10月出台的《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棉花收购、加工、市场的监管,维护棉花的正常流通秩序。年12月出台的《“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更是从棉花的种植、收购、加工到销售等全链条进行质量监管。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已形成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内陆三大棉区。新疆因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禀赋,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国内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和世界重要的棉产地。中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大国,全国有23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棉花,涉及到数亿农民,棉花在农业经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始终重视棉花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支持棉花行业的发展。通过棉花的目标价格政策,在资金上对棉花生产进行扶持,给予棉农信心,鼓励农民种植棉花。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棉花产业的机械化程度,提高棉花的产量。
中国棉花行业市场现状预测分析
年我国棉花的进口量小幅下降,降至万吨,同比减少0.6%。最新数据显示,年1-8月中国棉花进口量万吨,同比减少22.9%。从金额方面来看,数据显示,年1-8月中国棉花进口金额.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4%。
从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走势来看,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总体趋于稳定,种植面积保持在千公顷至千公顷区间。数据显示,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为.1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8千公顷,同比下降4.4%。由于年籽棉价格涨幅较高,农户种植意愿将增强,预计年棉花播种面积将达到千公顷。
近几年,我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5公斤/公顷,比增加.94公斤/公顷,同比增长5.7%;年全国棉花单位面积产量为.60公斤/公顷,比年增加28.10公斤/公顷,同比增长1.5%。预测年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可达到.74公斤/公顷。
新疆棉花新品种实现重大突破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区,总产量占全国的约90%,世界的约20%。随着国内外棉花需求量的增加,新疆的棉花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国家陆续出台政策对新疆的棉花产业进行扶持和补贴,现在新疆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为更好更准确地落实国家有关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规定,从育种、生产、运输、市场等方面加强对棉花产业的引导和规范。年5月发布的《关于做好年度新疆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从资金上为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围绕棉花产业发展,加大全产业链金融支持力度。
日前,经专家组测产鉴定,新疆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雪源带领团队在该基地试验种植的棉花新品种——源棉8号,实现了产量、质量、效益协同提高。这是该团队继年创亩产籽棉公斤和年创亩产籽棉.31公斤高产纪录之后,新疆棉花新品种实现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此次测产面积为亩,收获密度为株/亩,单株成铃7.92个,总铃数个/亩,单铃重7.19克,亩产籽棉.8公斤。预计年该棉花新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超过万亩。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棉花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全卷)》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