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晨报策略固收行

欢迎收听东吴晨报在线音频:

注:音频如有歧义以正式研究报告为准。

策略

内资情绪低迷,外资持续流出

——东吴策略·市场温度计

股市流动性:最近一周市场情绪低迷,A股资金净流入-亿元,前值-亿元。

市场波动加大,内资情绪低迷: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大,资金风险偏好下行,市场情绪低迷。最近一周新成立偏股型公募基金65亿元,较前值亿元进一步回落,今年以来公募发行明显遇冷;此外,私募扩张趋势放缓,截至年2月,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规模6.3万亿元,较年1月环比减少20亿元,自年11月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杠杆资金同样加速离场,最近一周融资余额增加值-亿元,流出规模较此前一周的亿元走阔。

外资加速离场,卖白酒、医药:继此前一周大幅流出亿元后,最近一周北上资金再度净流出亿元,截至3/21北上资金单月净流出亿元,仅次于年3月疫情爆发后的亿元。从结构上看,外资主要卖出白酒、医药、非银、电力设备。

风险提示:资金入市规模为大致估算,仅供投资者参考;疫情二次爆发造成企业业绩不及预期;通胀上行超预期。

(分析师姚佩)

固收

绿色债券专题报告之二

从投融两端探究“绿色”激励是否存在

观点

绿色债券是否可以为融资端带来“绿色”激励?

从市场角度看:1)可降低发行者融资成本。年至年期间,各年度所发行债券的券种分布与期限分布对比较相应年度绿债和普债的发行利率造成较大影响,其结果的参考意义有限,因此所发行绿债的券种与期限结构与普债相对更一致的年的比较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即绿债平均发行利率较普债低约9BP,表明“绿色”属性有利于降低发行者的融资成本。结合券种和期限看,除长期公司债以外,年发行的不同期限的各类绿债均明显体现融资成本“绿色”激励,主要原因或包括高主体评级为主、募资用途明确、过程监管透明、市场热情高涨。其中短期和中期的“绿色”激励较长期和超长期更显著,原因可能在于中短期项目可控性更高,收益保障更多,投资者资金占用时间减少,资金回笼速度加快而减轻机会成本,导致投资者索求的信用风险溢价降低,反映为发行利率下降,融资成本获得更多优势。2)可改善发行者股票成交量。通过比较绿债发行人的股票成交量在其债券上市当日和后日较上市前日的涨跌幅情况,可发现成交量出现上涨的发行人的整体涨幅显著高于成交量出现下跌的整体跌幅,表明绿债发行对改善成交量有正面作用,即放大成交量涨幅、抑制成交量跌幅,此“由债至股”传导的激励效果意味着发行人可通过发行绿债利好股权融资。

从政策角度看:我国针对绿债融资端出台的激励政策遵循自上而下层层传递的下放顺序,从信号预示逐步过渡到实质鼓励,政策类别主要包括发行便利措施及财务激励政策,其中华东、两广地区激励力度相对较大。

绿色债券是否可以为投资端带来“绿色”激励?

从市场角度看:1)可提升投资者的收益风险性价比。基于Markowitz均值-方差模型,短期、中期和长期绿债较同期限普债可在单位风险增加时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提示“绿色”属性或可提供更显著的收益优势,其中中短期绿债的“绿色”激励较长期更可观;超长期绿债与普债的风险报酬基本相当,投资端“绿色”激励不明显。2)可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及估值吸引力。中短期绿债收益率较普债低表明中短期债券的“绿色”属性有助于改善个券的二级市场流动性,且对于短期债券的改善效果自年来凸显;长期绿债收益率较普债高表明其收益风险可能存在错配,投资者由于对未来现金流及收益的不确定性而持谨慎态度,债券价值被低估而从侧面增加个券估值吸引力,“绿色”属性提示债券投资价值洼地;超长期绿债目前尚未体现改善交易流动性或增加估值吸引力的优势,建议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