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学校9门课程获评。其中线上一流课程2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线下一流课程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
东华这些国家级“金课”
你上过哪些?
一起来看看吧!
金融风险管理
负责人:朱淑珍
课程类别:国家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面向金融、财务管理、会计等专业学生开课,并作为公选课对全校开放,采用线上、线下、虚拟仿真的三维一体模式,人机交互,场景再现。课程以“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要求,持续教改,追求卓越,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也是MOOC平台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中最早上线、学习人数最多(累计人数近3万)的课程;课程模式是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保留传统课堂教学,并在校内混合式教学,又运用网络平台资源共享,社会效应好,在大学城7所高校及西南片10多所高校学分互认,使更多学生跨校修读获学分。
纺纱学
负责人:郁崇文
课程类别:国家线上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纺纱学”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及“双一流”建设学科,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年被评为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本课程教师主编了十一五、十二五的国家级“纺纱学”教材,并利用丰富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实验教程录像、纺纱生产录像、2D和3D教学动画、纺纱工艺设计软件等,突破传统课堂教学课时、场地及人数的限制,扩大教学信息量,有效辅助线下“纺纱学”教学。本课程已在MOOC上线,每期选课人数近人,课程满意度高达4.9分(5分制)。
创业决策虚拟仿真实验
负责人:张科静
课程类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研发了创新创业决策系列实验系统,创造了学生创业决策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条件。学生可进入不同的创新创业决策实验系统,以现代企业创业决策者的身份,自主进行市场竞争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创业构建决策和经营决策实践尝试,应用“碎片化”、“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理念,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能获得在实际中需多年才能感受到的经验和体会。该项目现已开设远程在线应用账号形式,提供给全国49所不同院校使用,在创新创业人才决策能力培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生物医用纺织品
负责人:王璐
课程类别: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以生物医用纺织品的研发思路、相关原理、制备方法及技术要点为主线,突出“纺织”和“医学”,精心选择能够反映医用纺织品发展热点与焦点领域的内容实施教学,课程内容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覆盖移植用、卫生保健用、体外治疗用、组织工程用以及智能可穿戴式医用纺织品研发全周期过程。在课外实践方面,不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争取大学生创新项目,还把学生、教师、企业进行有效融合,组织学生深入医疗器械企业参观生产线,通过生动的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服装材料学
负责人:李俊
课程类别: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具有文化创意和纺织科技载体双重属性的艺工交叉特色,通过贯通纺织产业与衣着时尚领域建立服装材料各生命阶段的知识体系,依托全流程产业实践资源支撑对服装材料的科技特征、艺术审美、商品属性的系统把握。此外,借助“输血、造血、活血”实施外哺内生双驱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理论“深”度、知识“广”度以及活学活用的综合能力。本课程及教学团队先后荣获过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级教学团队、上海市文明班组等荣誉,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励。
染整工艺原理
负责人:赵涛
课程类别: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综合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和三维动画制作描述相关理论、相关设备的运行过程等,演示模拟相关知识点,拍摄实践性学习视频,激励学生课外线上实施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弥补实践教学的不足,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及工程设计能力。同时,利用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和国家染整工程中心,让学生进行综合工艺实验。教学团队包括染料化学、工艺实验和染整设备的相关教师,课程主讲教师先后主编了“十五”到“十三五”的统编教材,并为多所高校所使用。
服务运作管理
负责人:姚卫新
课程类别:线下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在精简理论课学时的基础上,突出实务能力的培养,引入Flexsim软件,安排企业人员授课,增加小组案例分析及科研文献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电商服务运营中的中外差异,梳理中国企业在应对新问题的“中国方法”,通过与“国外模式”的对比,辩证认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与竞争能力,提出改进的方向与方法。
锦绣中国
负责人:王治东
课程类别: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依托“四位一体”的课程建设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是师资力量,打造“高配”教师队伍,涵盖校党政领导、院士、知名学者、学科专家等等;二是课程资源,设计“有思政、有特色、有质量、有知识、有趣味”的“五有”课程内容;三是立体式平台,采取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讲授相结合;四是建设团队,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打造强有力课程建设支撑团队。“四位一体”课程建设模式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一场集聚“大家”、“专业知识”、“思政教育”的“视听盛宴”。《锦绣中国》系列线下课程(含英文版)已开讲55讲,受众学生覆盖松江大学城7所高校,受众学生人次余人。
纺织援疆暑期社会实践
负责人:邱夷平
课程类别: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课程简介:本实践课程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传承红色基因和获得专业知识为导向,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结合纺织专业援疆,将本专业的实践和援疆的政治任务结合起来,肩负起振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重担,利用专业知识和地理优势致力于扫清新疆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屏障并助力其优化升级、稳步发展,把学习和发扬屯垦戍边革命精神和去边疆艰苦的第一线实践结合起来,多维度助力大学生又红又专发展。
原标题:《东华这些国家级“金课”,你上过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