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民营企业家丨宛斌创新改造完善,树

编者按: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一直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撑。近年来,山东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民营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开放活力持续迸发,民生保障作用凸显。事实充分证明,民营企业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社会就业的重要渠道。即日起,海报新闻推出“我是民营企业家”专栏,记者将走进企业一线,对话民营企业家,充分展示山东民营企业家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新风采、新风尚。

海报新闻记者满倩倩报道

“今年一季度出口万美元,主营收入13亿元,增长17.32%;印花布订单排到了6月份,高档免烫衬衫、毛呢大衣、职业装第二季度订单排满,现已着手排第三季度订单……”在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宛斌看来,三和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公司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时的灵活应对。

临清三和纺织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运河名城——山东临清,始建于年,它是一家纺纱、织布、印花、服装产业链条完整、拥有万余名职工的大型纺织外贸企业,拥有纺纱60万枚、织机余台、印花线50条,每年能生产6亿米,是全球最大的印花布生产基地,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位列国家对非洲纺织面料出口第一名。

纺织行业是我国稳外贸、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民生产业,中小企业占比超过99%,但是作为传统行业,这个行业也面临着外部发展环境严峻、市场需求疲弱、原料成本高企、贸易环境复杂等诸多挑战。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不断加快,三和集团与时俱进,开启了以创新为主题的变革时代。

围绕印花面料提档升级实施“强链”工程,引进分色制版软件系统及红外染样设备,进一步提升主导产品的品质;实施面料坯布“补链”工程,开展坯布边宽、毛边等技术攻关,进一步完善了坯布质量的短板和不足;启动“接链”项目,建设服装生产线,产品由面料向服装延伸;建设“三和工业园区项目”,对生产线持续不断进行智能化升级,建成了智能化纺纱车间,大大提高工艺精准度、产品质量稳定性、环保节能效果,工艺方面的精准度由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5%,万锭纱用工降低了60%……

“通过持续的创新、改造、完善,我们建立了全员创新激励机制,提升了研发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宛斌说,这些创新改革的举措,让在传统跑道上的三和纺织脱颖而出,成为整个行业的标杆。

“今年我们又新上了涡流纺智能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4.24亿元,全部引进一流的智能化生产设备,配套智慧纺织云平台等数字化信息系统,将建成工艺先进、质量领先、高效协同的智能化无人车间。”宛斌在接受大众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步,企业将用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借力共建“一带一路”东风,巩固外贸优势,优化内销产品结构,实现国内国际双向发力、互促互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民企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86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