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调节纺织品、数字化服装、可再生纺织材料、电子纺织品物联网平台……世界纺织前沿创新将带来哪些颠覆性变化?未来纺织硬核科技将如何编织“美好生活”?纺织现代化产业如何助力上海加快建设高技术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
10月13日至15日,以“先进纺织科学与技术”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由15个国家63个单位余位纺织领域学者参与的余场主旨报告顺利进行。聚焦智能纺织材料及制品、纺织与可持续发展、高端纺织装备与智能制造等全纺织学科链的前沿、关键问题,为全球纺织科技创新、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力量。开幕式由大会副主席、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主持。大会设十场主论坛报告及十三个分会场。
▲孙瑞哲线上致辞
大会名誉主席、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指出,纺织行业要与时代同步,成为孕育创新的重要土壤,应用创新的重要场景。东华大学是行业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此次大会为全球纺织科技成果交流和跨界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未来,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首位工程,前沿科学是战略落子,希望纺织行业科技创新于深耕中见专业,融合中见未来,务实中见价值。
▲俞建勇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在致辞中指出,本次大会为深入推进纺织及其交叉学科的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宝贵机遇,为促进纺织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浪潮积蓄力量。近年来,东华大学积极对接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秉承开放办学、协同创新的理念,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在纺织领域的学科优势,为全球纺织科技、教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伏广伟致辞
大会副主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亚洲纺织学会联盟主席伏广伟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始终以突破关系国计民生的瓶颈技术为目标,体现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责任与担当,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本次大会各项议题是贯彻纺织工业十四五规划、引导和推进中国纺织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重要课题,将推进纺织科技创新与行业转型升级,希望这场高层次学术盛会在促进不同学科和领域交流、推动现代纺织工业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孙真荣致辞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指出,东华大学长期以来为推动上海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彰显高等教育国家队的重要作用。本次大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科技创新策源指示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上海加快建设高技术人才高地和科技创新中心的有力支撑。希望学校继续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具有时代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东华智慧、东华力量。
时势而至,
纺织前沿科技展现新姿态
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中国纺织工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前沿纺织科技的发展将为纺织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多样化,纺织前沿科技以崭新姿态拥抱“高质量发展”。
“纺织科技的创新必须与新兴科技交叉融合,形成多维度发展空间,”俞建勇表示,当前全球纺织科学、技术及产业未来发展均面临机遇与挑战,要围绕“四个面向”,强化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研究,深化科技创新;要把握纺织科创主题,推动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要不断提升纺织科创效能,加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要全面提高纺织科创成效,拉长长板、累聚发展动能,突破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锻造新板、创造未来优势。
大会副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党委书记李陵申谈到,中国纺织在全球的价值链地位不断上升,我国纺织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年,我国纤维加工总量全球占比50%以上,化纤产量占比超七成,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稳居世界第一。到年,我国纺织工业将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建立全球先进的纺织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世界纺织科技创新主导力量和主要引领者。
“数字服装技术也可以玩转元宇宙!”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将“元宇宙”概念融入纺织服装设计,在面料建模仿真、服装设计与制造、服装个性化定制以及智能时尚计算等方面,引入面料和服装在元宇宙下的时尚分析与趋势预测,他谈到,不久的未来,数字人身穿数字服装进行云走秀将成为潮流,数字赋能将推动服装智能化设计和生产销售,成为品牌延续发展的大脑。
佐治亚大学GajananBhat教授谈到,纳米纤维具有小尺寸、高比表面积以及高效的过滤效果。疫情期间带来的挑战启发我们应当提升非织造产品的性能,利用好旧生产线以及开发新机器。目前关于熔喷PLA非织造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进熔喷工艺、性能研究以及生物降解等。未来应继续推进其他热塑性高分子的熔喷纳米纤维的生产研究,性能评价以及应用探索等。
前沿纺织科技如何落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教授梅顺齐以纺纱异纤检测清除关键技术开发为例分享,通过异纤设备图像采集和处理,建立相关模型验证算法,利用算法快速识别异纤、对异纤进行剔除,这为未来提升纺织品品质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徐步高则分别列举出数字图像技术在纤维、纱线、织物三个结构层级的应用实例,表示,数字图像技术将进一步促进纺织行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