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拥有一身(特别多)好看的衣服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无论是当代年轻人追求的时尚、潮流还是古代人们追求的身份、地位象征都在衣着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以前的麻衣粗布到如今的华冠丽服这其中有些东西一直在转变但是也有东西一直在延续在如今现代工艺发达的年代过去那些古老的制衣工艺也在工业发展的洪流中逐渐被淘汰...我们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服饰都不尽相同用一句“百家争鸣”来形容也不为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瞧瞧在湖南,还留存着哪些少数民族的制衣工艺吧!苗族,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族,并且分布在世界各地,同时人口众多,在全球大约有百万人口。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苗族服饰的制衣工艺也发展的十分健全。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从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达功能。由于历史的久远,这些图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传达的特定含义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无法完全解读,这也是苗族服饰图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蜡染,就是苗族服饰上众多绚丽花纹、图案的一种制作工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除了蜡染,扎染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有一百多种变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绞”,晕色丰富,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如果说染色是一件衣服的灵魂,那织布工艺则是灵魂的载体了。土家族织锦技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土家族织锦的工艺比较复杂。土家织锦在织造上,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其技艺流程主要由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组成,另以“反织法”挑织成图案花纹。织造时,要眼看背面,手织正面,这就必须对纹样及色彩有娴熟的记忆和表现能力。侗锦织造技艺,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侗锦织造技艺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和印染工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随着侗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日趋成熟,侗锦织造技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编织一幅侗锦的任务量非常大,一般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侗锦上的花纹是由两种工艺实现的,一是织花,二是挑花。织花时,按顺序取出和移动竹条,使提经的数量不同,经线分出开口,再通纬梭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