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丨枣庄纺织业提智增效路径探

前言:近期,山东在《“十强产业”年行动计划》中,将目光瞄上了纺织产业,并将以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科技研发创新提速等六大行动加速其高质量发展。作为传统纺织产业集群地,枣庄纺织业现状如何?发展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一排排智能纺纱机器高速运行,一辆辆AGV智能小车穿梭其中,这便是山东正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首例纺织行业5G+AGV智能生产应用的成果。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枣庄纺织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正在削弱。这一形势下,纺织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如何重振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纺织产业不是落后产业,是朝阳产业、时尚产业、民生产业。而产业转型是要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工艺模式,踏准时代的节拍,引导其向绿色、时尚、科技等方向发展。”山东正凯工业互联网事业部总监何胜军一语道出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跃迁的过程中的关键——离不开“智转数改”。

成立于年的山东正凯其前身是枣庄国棉六厂,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纱线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民营企业,拥有25万锭的纺纱生产流水线,专业生产各类功能性高端纱线。

年,山东正凯响应政府号召,利用退城进园、新建厂区的机遇,在充分考虑行业发展、市场环境的基础上确立了20万锭智能化、数字化纺纱智慧工厂的总体思路。

为解决单一纺纱设备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目的,企业使用大量人工来完成梳棉并条工序的相关工作来支撑多品种纱线生产。这种情况下,AGV小车成为智能纺织工厂的不二选择。作为一种无人驾驶的智能化搬运设备,AGV小车愈来愈受到纺织行业的青睐。

当前,通过智能化装备、精细化管理,差异化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内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

中国电信枣庄分公司云网工程师于涛介绍,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技术优势,联合正凯完成了5G+纺织行业垂直领域应用,以山东正凯一期一车间为实验场景,打造国内首个纺织行业5G+AGV智能平台系统,实现梳棉并条生产工序的智慧化技术改造。

“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降低用工成本,是5G+纺织工业互联网助推山东正凯智能化转型升级的三大成效。”于涛介绍,初步测算,良品率提升19%,每年减少残次纱线1万余锭;生产线24小时材料供应,生产效率提升40%以上;预计三期工程全部智能化建设后,年度可减少人力成本支出万。

正是得益于企业“科技力”的不断增强,连日来,山东正凯生产车间马力全开,忙碌的背后是订单源源不断的增加。

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纺织产业是枣庄市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对于纺织这类传统产业,枣庄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潘艺戈的态度是“传统产业需要的是改变生产模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枣庄老工业基地蝶变的必由之路。潘艺戈鼓励更多企业像山东正凯这样,向“智转”要动力,向“数改”要活力。

如何“老树”缘何“发新芽”?年5月25日,山东正凯与卡奥斯海织云战略合作签约暨智慧纺织工业互联网项目推介启动仪式举行,这意味着枣庄本土纺织企业开启转型新引擎2.0时代。

根据协议,山东正凯与卡奥斯海织云将共建以山东区域为主,辐射全国的纺、织、染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以此为载体推进智能制造,打造行业样板。此前,山东正凯已和卡奥斯海织云合作,打造了正凯一期二期智能化生产车间。双方共同研发的大规模定制多品种智慧纺纱项目,荣获“年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并通过“年国家重大技术改造专项项目”评审。

如果说纺织产业像一颗老树,眼下的行业发展不但要生发新的枝叶,还得开出绚丽花朵。枣庄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徐孝民告诉记者,解决纺织服装行业降本提质增效问题,就得瞄准工业互联网。他认为,共建智慧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互联网共享行业生态及资源,推出行业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必将加速生态圈的转型升级,促使上下游企业由传统地方生产向融入国际化平台的互联网企业转型,带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令洋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12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