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庄回到上海已是傍晚,顾不得周身疲劳,只是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喜悦,我的感触,我的周庄之行的经历全部记录下来。
素闻周庄乃是中国第一水乡,而在几个月前便已计划一定要去领略一下这个“镇为泽国,四面环水”的江南古镇的风采。天公作美,使我得以成行。
要说水乡的美,不得不从人美说起。这里的居民衣着朴素淡雅,比起都市的名牌服饰,简直一个地,一个天;这里的女子不曾浓妆艳抹,甚至透露出淡淡的土气。但是,她们很美。美在淳朴的民风,美在善良的心地,美在那一双双灵巧的手。纺纱、织布、刺绣、编草鞋、打毛衣,五花八门,全然令人目瞪口呆,那些做工精美的成品在我看来根本就是能令人赏心悦目的世上最棒的工艺品!当地人的心灵手巧便是与大自然最为和谐的美。
要说水乡的古,必然要谈到她的历史、建筑和人文。九百多年的历史,周庄历经沧桑。然而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使她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至今,让后人捕捉历史的痕迹,抒发思古之情。登上全福塔,凭栏远眺,油然而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豪迈气概。沿着迂回的阶梯,气喘吁吁地攀上最高层,让扑面而来的疾风尽情地拍打我的脸颊,肆意地扰乱我的头发,我感到窒息,同时却又在享受另一种畅快,另一种桀骜不驯,前所未有的!如果说登全福塔带给我的快感充满了感性,那么访叶楚伦故居的凝重则是完完全全的理性化。宅院深深,使人自然联想到旧中国的萧条、衰败。国民党元老,我国文化、新闻界知名人士叶楚伦先生便是诞生于此。整个宅邸,谈不上壮观辉煌,却也古雅诱人。而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茶厅正中高悬着的钱君淘健笔书写的于右任的诗句:“青鞋布袜寒哉儒,内涵劲气雄万夫。”我想,这其中的雄心壮志自是不言而喻。悠悠古镇,永远道不尽时代的变迁。
要说水乡的巧,便是巧在她“井”字形河道上。水乡的水算不上清,但却也能见底。坐上游船,船娘娴熟地摇着桨,把我们的船轻轻向前推去。波光粼粼的水面,悠悠荡荡的小船,偶有几根柳条擦过身旁,微风拂过,摆动着婀娜的身姿,尽显万种风情。我曾在西湖乘快艇游览,而如今又坐上这只小小的船儿,这其中的感受截然不同,但都令人喜不自禁。唯一遗憾的是,今天未能如愿欣赏船娘吴歌小唱,几多潇洒,几多风流却是尽在不言中。
水乡古朴典雅的建筑,各具风格的拱桥,清淳悠远的乡俗,并非只字片语就能描绘的。她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江南女子,等待着人们来读懂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