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棉纺织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压力逐年递增,企业内部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棉纺产业和出口订单不断向外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必须改变观念,依靠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新机遇。
“第七届全国纺纱技术创新研讨会”将于年3月14—16日在山东德州举办,为鼓励创新、办好这次开年盛会,中国纱线网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决定在全国棉纺行业范围内评选“第一届纺纱创新大工匠”
活动目的为创新人员及企业提供合适的平台,让创新项目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为创新项目增加曝光机会,对接上下游,增加创新收益。鼓励企业及个人进行创新改革。
活动时间海选时间
年1月8日--年1月31日
入围奖评选时间
年2月20日--年3月8日
征集对象1、棉纺企业总经理、生产技术副总、总工程师、技术处长、车间主任、各工序工程师、技师、工段长等人员(个人或者团队)均可参加评选,个人或团队可填报多个创新内容。
2、凡在纺纱技术领域的各类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的,特别是在工艺技术创新、专件器材的革新、节能降耗技术、降低用工方法、产量质量提升措施、产品开发等方面,为企业带来较好经济效益并由企业认可的。
3、创新技术的应用,敢于“吃螃蟹”,并为企业带来较好经济效益的。
评选条件1、体现前瞻性。实施的创新项目在纺纱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符合科学技术客观发展规律,符合“三品战略”的新要求;符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方向。
2、突出创新性。实施的创新项目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创新性。借鉴经验的也是充分体现本单位特色的再完善、再创造,使其在同类型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
3、具备操作性。必须切合纺纱企业实际,措施具体,成果易于考量、检验,比较容易实施,或通过努力能够付诸实施,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4、富有效益性。实施的创新项目在提高产质量、节能降耗、减少用工等方面,切实产生了积极作用,收到了明显效果,得到企业的认可。
5、具有推广性。能够结合纺纱企业实际情况,通过模式复制、经验借鉴提升,形成了规范化的做法,具有适度的示范效应和推广意义,进而促进纺纱企业技术进步。
评选方法1、年1月8日--年1月31日,个人在移动端自荐。提交后,即进入投票系统。
2、第一轮评选,按得票多少海选出前50名,获得人气奖。
3、年2月20日--3月8日,由专家根据专业创新程度和取得的效果从第一轮评选人中选出50个优秀者,进入第二轮网络投票,按照网络投票权重占60%、专家评选权重占40%决出前20名,为入围奖。
4、年3月14日晚(第七届创新大会报到日晚),中国纱线网专家委员会举行投票,从20名入围者中选出最后10名“第一届纺纱创新大工匠”。
5、全部创新参评,必须实事求是,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被取消评选资格,并在行业进行通报。
奖项设置1、创新大工匠海选人气奖:一等奖,1名,华为手机
二等奖,3名,飞利浦电动牙刷
三等奖,6名,小米手环
惊喜奖,40名,28元红包
2、创新大工匠入围奖:10名,颁发证书(未入选大工匠者),奖金元;免费参会。
3、“纺纱创新大工匠”奖:10名,颁发证书、奖杯、奖金元,免费参会。
参赛方式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