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6个春棉新品种,最近通过鲁豫两省审定。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日前分别发布了《关于山东省年第一批农作物审定品种的通告》和《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公告第74号》,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有5个棉花新品种通过了山东省审定、2个棉花新品种通过了河南省审定。
这些新审定的品种均为不同特点类型的春棉品种,其中鲁棉(鲁审棉0002)、鲁棉(鲁审棉0004)、鲁棉(鲁审棉0006)、鲁棉(鲁审棉0007)、鲁杂(鲁审棉0008)可满足以济宁、菏泽为主的“鲁西南棉区”,以滨洲、东营、潍坊为主的“黄河三角洲棉区”和以聊城、德州为主的“鲁西北棉区”三种不同类型棉区的不同种植需求;鲁棉(豫审棉0011)、鲁棉(豫审棉0012)适宜在河南省各棉区春播种植。
棉花种植、棉纺织加工及棉产品综合利用产业在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产业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围绕传统棉区种植结构调整、棉花新业态创建、棉花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等做好充足的品种及技术储备,突出重点强化品种推广和技术服务,正在为打造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型齐鲁样板提供“鲁棉模式”。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陈建志通讯员张琮陈莹
相关链接
6个棉花新品种介绍
鲁棉(鲁审棉0002)
鲁棉是以常规非转基因棉花选系鲁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鲁为父本,经杂交(鲁×鲁),连续系统选育,于年(第10代)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该品种转入抗鳞翅目害虫的杀虫蛋白Cry1Ab/Cry1Ac的基因,基因来源于抗虫亲本鲁,表现为抗棉铃虫。年获得黄河流域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证书。
鲁棉全生育期.5天。植株中等稍大、塔型、叶色深绿、叶片中等,铃中等,卵圆形,铃重5.8g,衣分41.2%,子指11.0g,霜前花率94.5%。-年山东省区试,平均籽棉、霜前籽棉亩产.7kg、.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2.1%和13.8%;皮棉、霜前皮棉亩产.8kg、.3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1.6%和13.3%。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1mm,马克隆值5.0,纺纱均匀性指数。两年平均枯萎病指1.07,黄萎病指17.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栽培技术要点:
鲁棉适宜在山东、河北、河南及黄河流域类似生态条件的棉区春直播,地膜覆盖种植,尤其适宜于旱沙地、瘠薄地、重病地及盐碱地种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4月20日前后播种。高肥水地块每亩种植株、中等水肥地块株、旱薄地株左右;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如遇伏旱应及时浇水,防早衰。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一般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化控1次;.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盲蝽蟓、烟粉虱和棉叶螨等虫害。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鲁棉在种子生产时应当适当放宽密度至每亩株左右,以充分体现品种的株型特征便于去杂;分别在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严格去杂、去劣;另外应当注意适当隔离繁殖,以防其它品种花粉混杂。该品系在种子生产时应当适当放宽密度至每亩株左右,以充分体现品种的株型特征便于严格去杂;另外应当注意适当隔离繁殖,以防其它品种花粉混杂。
鲁棉(鲁审棉0004)
审定编号:鲁审棉0004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水控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鲁棉1/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出苗较快,中后期长势稳健。植株塔型,叶片中等大小。结铃集中,铃卵圆形,吐絮畅。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8天。株高.3厘米,第一果枝节位6.8个,果枝数14.2个,单株结铃18.2个,铃重6.1克,霜前衣分43.0%,籽指10.4克,霜前花率93.7%,僵瓣率4.6%。-年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CC):纤维主体长度28.9mm,马克隆值5.4,纺纱均匀性指数。-年区域试验抗病虫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方式可适当提前播种。适宜密度为高肥水地块每亩-株,中等肥力地块-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区域:全省适宜地区春棉品种种植利用。
鲁棉(鲁审棉0006)
鲁棉是以高产、抗病转Bt基因抗虫棉鲁为母本,高产、抗病的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为父本,经杂交后连续系统选育,于年育成的转Bt基因抗虫棉常规品种。该品种适宜轻简化种植,其纤维品质属于国家II型标准,尤其是马克隆值属于B级,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同步改良。
该品种转入抗鳞翅目害虫的杀虫蛋白Cry1Ab/Cry1Ac的基因,基因来源于转基因抗虫亲本鲁棉,表现为抗棉铃虫。该品种年获得黄河流域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证书(农基安证字()第号)。
鲁棉全生育期.9天。植株中等稍大、塔型、叶色深绿、叶片中等,铃中等,卵圆形,铃重5.3g,衣分39.0%,籽指11.3g,霜前花率94.3%。出苗好,长势强,结铃吐絮集中。-年山东省区试,平均籽棉、皮棉亩产.3kg、90.9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号增产10.2%和7.2%;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mm,马克隆值4.6,纺纱均匀性指数。两年枯萎病指分别为0.0和2.2,黄萎病指分别为22.4和30.5,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该品种株型较紧凑,早熟性很好,全生育期赘芽少,易管理,适宜轻简化栽培;铃期集中,棉铃吐絮后含絮力2级,纤维品质好,抗倒伏,适宜机械采摘。
栽培技术要点:
鲁棉是经济作物研究所针对我国黄河流域棉区机采棉需求选育的品种,适宜在山东及黄河流域类似生态条件的棉区晚春直播,地膜覆盖种植。播种密度一般在每亩株左右,旱沙地、瘠薄地及盐碱地种植适当扩大密度。该品种在营养生长较旺,要注意及时化控。虫害防治以棉蚜、棉叶螨、烟粉虱和盲椿象为重点,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不施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各防治1-2次。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该品系在种子生产时应当适当放宽密度至每亩株左右,以充分体现品种的株型特征便于严格去杂;另外应当注意适当隔离繁殖,以防其它品种花粉混杂。黄河流域适当晚播,以4月30日至5月10日播种为宜,地膜覆盖种植,施基肥,重施花铃肥,如遇伏旱,及时浇水,虫害防治以棉蚜、棉叶螨、烟粉虱和盲椿象为重点,棉铃虫一般情况下不施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可根据田间危害情况防治1~2次。
鲁棉(鲁审棉0007)
审定编号:鲁审棉0007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常规品种,系鲁棉研28号/B2RF杂交选育。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出苗较快,中后期长势稳健。植株塔型,主茎有茸毛,叶片中等大小。结铃集中,铃圆形,吐絮畅,白色短绒、洁白有丝光。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0天,株高95.7厘米,第一果枝节位6.9节,果枝数11.5个,单株结铃11.4个,铃重5.2克,霜前衣分38.7%,籽指10.5克,霜前花率93.7%,僵瓣花率4.0%。~年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CC):纤维主体长度29.7mm,马克隆值5.3,纺纱均匀性指数。-年区域试验抗病虫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棉铃虫。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方式可适当提前播种。适宜密度为高肥水地块每亩-株,中等肥力地块-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适宜区域:全省适宜地区春棉品种种植利用,适宜轻简化管理。
鲁杂(鲁审棉0008)
审定编号:鲁审棉0008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52A/鲁棉。母本为核不育两用系52A,由抗虫品系GK52转育而来;父本为山东审定的常规抗虫棉品种鲁棉,系鲁棉研16号与鲁棉研21号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出苗快,全生育期生长稳健。植株塔型,叶片中等大小。铃卵圆形,吐絮畅。区域试验结果:生育期.9天,株高.9厘米,第一果枝节位6.1个,果枝数14.9个,单株结铃26.5个,铃重6.4克,霜前衣分43.3%,籽指11.0克,霜前花率94.7%,僵瓣花率5.8%。~年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HVICC):纤维主体长度28.3mm,马克隆值5.5,纺纱均匀性指数.3。~年区域试验抗病虫性鉴定: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4月中下旬,采用地膜覆盖方式可适当提前播种。适于在肥水条件好地区纯春播或春套种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株。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种子生产技术要点:该品种为核不育两系杂交种,母本可提前播种3-5天,父母本的行比建议为1:10。母本在苗期间苗和定苗时采用去强留弱的方式;开花初期在母本田拔出可育株,保留不育株,待可育株拔除完后,开始授粉。其他按大田栽培技术进行管理。
适宜区域:全省适宜地区春棉品种种植利用。
鲁棉(豫审棉0011)
审定编号:豫审棉0011
育种者: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鲁棉研28号/B2RF
特征特性:转单价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平均生育期.5天。植株塔型,稍紧凑,平均株高.6cm;叶片掌状,中等偏大,叶色绿;结铃性强,铃卵圆形、中等,铃嘴钝;平均第一果枝节位6.8节,单株果枝数13.7台,单株结铃20.9个,单铃重5.7g,籽指10.1g,衣分41.5%,霜前花率93.9%;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
抗病鉴定: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年枯萎病指5.6,黄萎病指28.4,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年枯萎病指2.1,黄萎病指22.9,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
抗虫鉴定: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
品质分析: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年纤维上半部长度29.6mm,马克隆值5.4,整齐度指数84.7%,伸长率4.2%,反射率78.6%,黄度6.9,纺纱均匀性指数.6;年纤维上半部长度30.9mm,断裂比强度32.6cN/tex,马克隆值5.2,整齐度指数85.1%,伸长率4.9%,反射率78.2%,黄度7.9,纺纱均匀性指数.0。
产量表现:年参加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8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4kg、.8kg和.2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3.6%、11.5%和12.6%;年续试,7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85.7%,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2kg、.8kg和.2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6.0%、14.3%和13.9%。
年参加生产试验,6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83.3%,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7kg、.0kg和.4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9.3%、10.0%和11.2%。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一般4月下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方式可适当提前播种;高肥水地块每亩株左右,中等肥力地块每亩株左右,肥力差的地块密度适当增加。(2)田间管理:施足底肥,现蕾后注意喷施硼肥,初花期及时追肥浇水,重施花铃肥,后期补施钾肥;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合理化控,简化整枝地块要适当增加化控。(3)虫害防治: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铃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象等其他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鲁棉(豫审棉0012)
审定编号:豫审棉0012
品种名称:鲁棉
转基因生物名称:鲁棉
申请者: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育种者:山东棉花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鲁/鲁
特征特性:转单价抗虫基因常规春棉品种,平均生育期.5天。植株筒型,较松散,平均株高.6cm;叶片掌状,叶片中等大小,叶色绿;结铃性一般,铃卵圆形,中等,铃嘴尖;平均第一果枝节位6.7节,单株果枝数13.3台,单株结铃19.9个,单铃重5.9g,籽指10.3g,衣分41.9%,霜前花率95.2%;吐絮畅,易收摘,纤维色泽洁白。
抗病鉴定: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抗性鉴定:年枯萎病指10.5,黄萎病指29.4,耐枯萎病耐黄萎病;年枯萎病指17.8,黄萎病指27.1,耐枯萎病耐黄萎病。
抗虫鉴定:年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抗虫鉴定:抗虫株率%。
品质分析:经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年纤维上半部长度30.5mm,马克隆值5.5,整齐度指数86.3%,伸长率4.7%,反射率78.1%,黄度7.0,纺纱均匀性指数.6;年纤维上半部长度28.4mm,马克隆值5.5,整齐度指数85.3%,伸长率5.6%,反射率75.9%,黄度8.2,纺纱均匀性指数.6。
产量表现:年参加省常规春棉区域试验,8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75.0%,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4kg、.9kg和.4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0.0%、8.7%和10.8%;年续试,7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85.7%,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7kg、.3kg和.6kg,分别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15.0%、14.8%和16.4%。
年参加生产试验,6点汇总,皮棉增产点率50%,平均亩产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4kg、.4kg和99.2kg,比对照鲁棉研28增产4.5%、3.5%和4.7%。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一般4月25日左右播种,地膜覆盖播期4月15-25日,麦棉套种育苗期4月5-15日、移苗时间5月10-20日;种植密度,高肥水地块每亩0株/亩、中等水肥地块株/亩、肥力差的地块株/亩左右。(2)田间管理:巧施肥水,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如遇伏旱应及时浇水,防早衰;适时化控,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适度化控,一般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化控1次,蕾期、初花期亩喷缩节胺不超过1.5g,盛花期不超3g;7月15日左右打顶。(3)虫害防治: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及时防治棉蚜、盲蝽蟓、烟粉虱和棉叶螨等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棉花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各棉区春棉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