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起毛起球剂助面料厂高效解决面料起毛起球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80119/6010182.html

织物的起毛起球程度及抗起毛起球性能主要受织物的纤维、纱线、织物结构、染整工艺这几大方面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减少织物产品的起毛起球现象。

一、纤维

纤维的摩擦力、强度、单位长度、摩擦力、截面形状、卷曲度等因素是导致纺织品起毛起球的重要因素。

1)纤维的摩擦力

纤维间的摩擦力小,纤维容易滑动导致起球。

2)纤维强度

强度高、伸长大、抗反复弯曲能力高的纤维材料,摩擦时不易被磨断、脱落,易与周围的毛球继续缠绕成更大的球,因此这类强度较高的纤维材料更易起球。

3)纤维的单位长度

单位长度较短的纤维之间抱合力差,纤维容易滑到织物表面,从而导致露出纱和织物表面的纤维端较多,容易起球。

4)纤维的截面形状

纤维的截面形状是影响纤维间抱合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圆形截面形状的纤维较三角形、多边形等异形截面形状的纤维更容易起球。

5)纤维卷曲度

纤维卷曲程度同样也影响纤维抱合力大小,卷曲度高,抱合力大,纤维不容易游离到织物表面,不易起毛,但一旦起毛后,因纤维卷曲度高则容易纠缠成球。

二、纱线

1)纺纱方式

精梳纱中纤维排列较为平直,且短纤维数量较少,暴露于纤维表面的毛羽较少,因此精梳纱较普通纱不易起毛起球。

2)纱线的捻度

适当的捻度可增加纱线中纤维间的抱合力和摩擦力,同时减少纤维间游移滑动的可能,降低起毛起球风险。但需注意,纱线捻度过高也会会降低织物强力,影响织物手感和风格。

3)纱线结构:

纱线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纱线的耐磨性,赛络纺、缆型纺、紧密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可使制成的纱线表面毛羽少、纤维间抱合紧密,纱线的耐磨性和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大幅提高。

三、织物结构

1)织物密度

组织结构密度大的织物受到外力摩擦时,不易产生毛绒;即便产生了毛绒,因纤维排列紧密,纤维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毛绒不易滑移至织物表面发生起毛起球现象。

2)织物表面的平整性

各类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比较、总结如下:

l表面平整的织物>表面凹凸不平的织物

l机织物>针织物

l细针距织物>粗针距织物

l平纹织物>斜纹、缎纹织物

l高机号织物>低机号织物

l厚重织物>轻薄织物

l组织结构紧密的织物>组织结构松散的织物

四、染整工艺

纱线或织物经染色及后整理加工后,抗起毛起球将产生较大的变化,这与染料、助剂、染整工艺条件等由较大的关系,具体影响如下:

1)添加柔软剂:为了改善织物的手感和弹性,一般会选择添加柔软剂,但过多的柔软剂会使纤维或纱线间的摩擦减小,纤维之间更易滑移,抽拔,织物更易起毛起球。

2)添加后整理助剂:后整理助剂中的抗起毛起球剂可提高纱线抗滑移性,减少纤维末端的滑移,减少面料起毛起球倾向。

目前,像Texnology?ZW这一类抗起毛起球剂,被广泛应用于棉织物、合成纤维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整理中,这类后整理助剂能够在提升织物面料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同时,为面料带来柔软、舒适的手感,同时解决面料的起毛起球与手感问题,具有较好的生产效益与应用价值。

本文来源于广州联庄科技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原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965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