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清朝不断遭受外来侵略,内部反抗不断,但还是有很多人致力于改变这一切。在维护清朝统治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著名人物。当然,贡献最大的要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这四个人对清朝后期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没有这四个人,清朝也许又是另一种结果。不过在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中,有一个人让人意外,这个人就是张之洞。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个人。第二种说法是指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相对于胡林翼、彭玉麟两人,大家对李鸿章、张之洞更为熟悉,所以很多人对第一种说法比较认同。在第一种说法中,张之洞还是比较特殊的。我们看一下这四大名臣的大致状况。
曾国藩在年出生,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办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除了这些,曾国藩还建立了兵工厂,派遣留学生等。不过我们对他最熟悉的就是打败平天国;左宗棠年出生,曾加入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他又主持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我们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收复新疆;李鸿章年出生,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他创办了淮军镇压起义。后来又镇压捻军起义,创办北洋水师等。在洋务方面,他的贡献非常大,创办了很多影响至今的企业。
看完上面三个,我们再看一下张之洞。张之洞出生于年,和前面三个相比,年龄非常小。而且他除了镇压过维新派的起义军之外,没有参加过其他战争,在军事上的贡献并不突出。这样看的话,在中兴四大名臣中,张之洞看着非常突兀。其实,除了在打仗方面,张之洞在其他方面贡献都非常大,并不比其他几个人小。
张之洞是通过科举制度走上仕途的,而且他考试的过程非常顺利。靠秀才中了第一名,考举人仍旧是第一名。如果不是帮父亲处理军务,他很早就能进士及第了。在年,张之洞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可以看出,张之洞的文学造诣还是比较高的。年之后,张之洞正式踏入仕途。和其他三个中兴名臣相比,起步确实比较晚。上面三个现在都已经是封疆大吏了,而张之洞才处于起步阶段。
张之洞进入仕途之后,真正让他发达的是在对沙俄的交涉中。沙俄趁阿古柏侵入新疆期间占领伊犁,清朝收复新疆后开始和沙俄交涉。不过最初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可以说是丧权辱国,引起很多人不满。此时张之洞上书分析沙俄状况,建议重新签订条约。最终清朝听从他的建议收复了伊犁地区。而张之洞也因此得到慈禧的赏识。之后他担任过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军机大臣等职。他在任职期间,做了很多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总的来说,各方面的贡献都非常大。
先看一下教育方面的贡献。张之洞是洋务派,很多人觉得这种人都是抵制西方思想的,在教育上即使有贡献也都是传播儒家文化。其实张之洞并不是这样。我们熟悉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思想就是他提出来了,这还是在维新变法之前提出来的,深得朝廷的认同。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他的教育上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主要是他在教育上还做了其他的事情。
张之洞无论在哪里主政,都致力于办学。他一共办过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广雅书院等。这些办学各个阶段的都有,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是现在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是现在湖北省立第二中学、南皮县第一中学的前身。这些学院都是允许传播西方思想的,他虽然不接受,但是并不排斥,这是非常难得的。在教育方面,张之洞可以说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了。尤其是在师范教育上,张之洞的贡献非常突出。
其次看一下军事上的贡献。张之洞虽然没打过什么仗,但是军事上的贡献还是比较大的。张之洞在年就开始训练新军,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湖北新军。湖北新军中有大量的德国教官,还有很多赴日留学归来的人,所以受国外影响非常大。当时唯一能和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相媲美的就是湖北新军了。不过湖北新军和北洋新军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对新式思想比较认同。
武昌起义就是由湖北新军发起的。之所以是这些人,因为湖北新军里有大的留学回来的人,他们在军队中传播新式思想,而张之洞对他们还是比较包容的。其实张之洞的目的是想让这些人为清朝服务,不过后来的湖北新军中,绝大多数人是认同革命思想的,还有大量的革命党人。也正是这些人发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这一点绝对是张之洞没想到的。
第三就是工业上,张之洞的在工业上的贡献比清朝任何一个人都大。如果没有张之洞,湖北绝不会是今天这样,因此也有人说张之洞是武汉之父。很多人觉得武汉之父这个称号有点夸张了,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张之洞在工业上贡献的话,也会认同张之洞这个称号的。
张之洞在工业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卢汉铁路,这条铁路从卢沟桥修到汉口,对沿线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之后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个铁厂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的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钢铁工业,而且在亚洲也是首创的最大的钢铁厂。这个铁厂不仅炼铁,还生产众多军事武器,一直到民国的时候,很多武器还都是这个铁厂生产的,汉阳造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除了这个,他还延伸办了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等,湖北的重工业基础就是在张之洞时期奠定的。
在民用工业上,张之洞办了湖北纺纱局、织布局、缫丝局、制麻局、制革厂等。这些在湖北都是第一次出现,而且这些民用工业绝大多数都是盈利的状态。这些民用工业奠定了整个武汉甚至湖北的民用工业基础。这些贡献,足以当他承担得起武汉之父这个称号。
最后一点在法律上。说真的张之洞对法律并不精通,但是他甚至法律的重要性。他对清朝法律的改革和健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张之洞对清朝法律的修改很简单,法律方式可以学习西方的,但基本原则不能改变,他和袁世凯一起举荐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他们修改了清朝法律中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当然,除了修改法律,张之洞还聘用各国律师为为中国编撰简明矿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等。在工业、商业上的很多法律漏洞,张之洞填补了很多。
这就是张之洞的大致贡献。除了在朝为官,他做的这些事很少有人能做到。对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张之洞不是说说这么简单,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兴办洋务,在这方面只有李鸿章能和他相比。凭着这些贡献,说他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丝毫不为过。当然,他的工作和李鸿章差不多,也都时裱糊匠。清朝已经彻底腐朽了,灭亡是迟早的事。张之洞虽然尽力修补,但清朝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张之洞去世后没几年,清朝就灭亡了。作为清朝的大臣,没看到清朝灭亡也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