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劳苦大众的劳工律师,遇害后数千人

白癜风如何根治 http://m.39.net/pf/a_4453161.html

年的中国,还处于军阀混战的时代,湖北汉口更是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人们谨言慎行,小心翼翼地生活。

8月的某一天,汉口的各个码头突然喧闹起来,数千车夫跪在地上痛哭,围着一个灵位游行。场面悲壮,震撼人心。

灵位供的是一名律师,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英勇不屈的战士。

他的名字,叫施洋。

年6月13日,施洋在湖北省竹山县施家湾出生,年毕业后加入武汉法学界人士组织——法政学会,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工人的律师

年,施洋通过律师考试,在汉口开办了自己的律师楼。

有一名女工在法国人的纺纱厂工作,工头“假洋鬼子”逼她嫁给自己,否则就要开除她。女工的父亲恨得一头撞死,女工和母亲告状无门,也没有钱支付律师费,听说施洋为人仗义,救助贫苦,便向施洋求助。

施洋未收一文律师费,出庭代理诉讼,只几个回合就说服了法官。

案子胜诉,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重新安排女工上班,而且不许以后再寻衅报复滋生事端。

这个案子牵扯到法国纺纱厂,又因为施洋不仅品德高尚不收律师费,而且专业素质过硬,赢了官司。于是,“为工人打官司不收钱的施律师”,顿时在劳工之间“走红”。

施洋致力于为工人争取利益,担任了湖北28个工厂劳工的法律顾问,组织大规模的维权行动。

▲青年时期的施洋

律师本身是非常赚钱的行业,然而打赢了这么多官司,施洋依旧住在他那“商住两用”的陋室律师楼里。那里只有破烂被帐各一件,一只木箱藏着施洋破旧的衣服,以及几张简陋的桌椅。他的妻子在老家受尽贫寒,抱着一岁的女儿和施洋的幼弟到武昌寻夫,却发现丈夫的情况并没有好到哪里去。

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万个施洋

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总罢工,中共党员林祥谦总负责。作为领导者之一,施洋积极组织武汉工人和学生进行反对军阀吴佩孚的游行示威:在列车上与同志们紧张地研究起草罢工文件;火车每到一站,就利用停车时间,向前来欢送的群众发表演说。

有人问施洋:“你是律师,有稳定的工作,有丰厚的报酬,为什么要和工人们一起罢工呢?”

施洋坚定地回答:“为劳动阶级的利益奔走呼号,这是我的职责。”

▲影片《风暴》中的“施洋”形象

2月7日,林祥谦与十几名工会领导和工人代表被北洋军阀逮捕。北洋军阀以死威胁逼迫林祥谦下令复工,遭到林祥谦断然拒绝,林祥谦说:“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最终惨遭杀害,年仅31岁。

2月7日晚,施洋奉命避开反动军警的搜捕,从汉口地方审判厅回家,却没想到十几个便衣警察突然破门而入,强行捕走了施洋,当晚就将他送进汉口警察厅。

在警察厅,施洋厉声质问:“我没犯法,为什么把我带到这里?”敌人无言以答。

2月8日,敌人将施洋押送到位于武昌的湖北陆军审判处,乘船过江时施洋也不忘向警察们宣传革命道理:“今天的中国,穷人悲惨,工人可怜,全体人民皆在帝国主义压迫之下……应一致联合起来,打倒帝国主义,万不能自相残杀,以致洋人坐取渔人之利……”

2月8日下午,陆军审判处开庭,施洋戴着脚镣手铐站在法庭上,毫不畏惧,慷慨陈词。

“我为国民一分子,爱国是国民天职,为何不应参加呢?”

“救国运动为非常行动,农工商学各界先后参加运动,律师又有何不可参加的呢?”

“对于贫苦工人和工会工人有诉讼或非诉讼事件来委托我者,我在法律范围之内,行使律师应有的职权,有何犯罪之可言?”

“你们秘密地逮捕我,侵犯我的自由,这是非法的行为,你们才是犯了法,应负法律上的责任!”

……

在狱中,施洋给妻子写的信中是这样说的:“眼看中国尚在黑暗专制的地狱中,我无法躲进黑暗的小阁楼谋自己的一己之福利,我无法平静安分地做一名职业律师,我希望借民主、法制的宝剑,削平这不平的世道。虽败犹荣,虽死无憾。”

2月14日,北洋军阀吴佩孚下达了秘密杀害施洋的急电。

次日凌晨,施洋被押到武昌洪山脚下刑场。

执刑官假惺惺地问施洋:“要不要写家信?有没有遗嘱?”

施洋厉声回答:“我只希望中国的劳动者早些起来,把军阀、官僚、资本家和你们这批走狗,一起都食其肉,寝其皮。”

“我不怕人,不怕事,不怕死,堂堂做人,反对强暴,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

执刑官闻言惊恐万状,恼羞成怒之下急令开枪。

枪声响起,打中了施洋,他脸不变色,大义凛然,振臂高呼道:“劳工万岁!”

枪声再一次响起,第二颗子弹射入施洋的身体,他仍然屹立,再呼一声:“劳工万岁!”

终于,这个革命党人还是倒了下去,时年34岁。

可恨的是,施洋被害当晚,反动派下令不准收尸。一些人力车夫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位“劳工律师”的遗体收敛于武昌城外的江神庙中。

2月20日,武汉地区广大工人和各界人士不顾白色恐怖,设灵堂、献花圈、扶挽联,沉痛吊唁施洋。

7月,党组织将施洋遗体移葬至洪山脚下。这才有了文章开头描写的数千车夫为施洋扶灵的那一幕。

▲早期的施洋烈士墓

施洋英勇就义后,他年仅18岁的弟弟也被敌人杀害,家中只剩老母、妻子及女儿。年到年,民政部门找到施洋的家人,先后把他们从竹山县麻家渡镇的老家迁到宝丰镇。

施洋一生致力于保障人权,伸张公理。光阴变换,中国已成了他心中向往的模样:安定团结,强大繁盛,讲民主、守法制,工人们生活在阳光之下,权利得到了保障。

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

施洋烈士,当含笑九泉。

本文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0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