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改造为江苏织造注入活力因子

长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3/5997634.html

编者按:

第二十届江苏国际服装节暨博览会将于9月开幕。过去的二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也是江苏纺织服装业迅猛发展的二十年。在江苏国际服装节的推动与见证下,我省已成为中国纺织业第一大省,主营业务收入由首届服装节当年的.28亿元增加至如今的.6亿元,利润也从18.76亿元上升至.8亿元。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设计师不断涌现,产业正持续向智能化、品牌化、产业集群化方向转型升级。本报即日起刊登系列稿件,回眸江苏纺织服装业风雨兼程二十载。

站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转型升级新的历史节点上,作为江苏传统支柱产业之一的纺织服装业将如何变革?梳理行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主动融入智能化技术,通过装备和产品的智能改造增加经济效益,成为真正的“智造者”,江苏纺织服装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智能工厂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赢得商机。”在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服装节组委会秘书长谢明看来,当劳动力优势不在、智能制造热潮席卷全国,纺织服装产业需要闻风而动,通过“智”造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向信息化要效益,突破竞争重围。

江苏作为全国纺织行业第一大省,自年起就率先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进纺织服装产业。在省经信委和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的年第一批省级示范智能车间名单中,盛虹、泰慕士、联发、新世嘉等多家服装纺织公司榜上有名。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创建示范车间个,为纺织服装产业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奠定了良好基础。

前不久,记者走访拥有百年历史的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该企业为智能时代的到来提前布局,投入4.5亿元建设“智能工厂”,目前已完成6万纱锭的智能化改造,将劳动生产率提高到每万锭用工25名的国际一流水平,成为“江苏智能制造领跑者”。

待明年再完成13万纱锭的改造,万锭用工将下降到5-8人。作为全球最大的紧密纺纱生产基地,近期,该企业又引进了最新技术的自动化设备,一旦棉纱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断头,信息会立刻通过WIFI传到员工的手环上,大幅提高了企业产能。

核心技术推动智能设备升级

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智能管理、物联网应用,将助力企业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全面实现纺机的智能化,从而带动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关键还是在智能化装备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能力买不来,竞争能力买不来。”谢明说。

为打造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江苏天源服装有限公司投资千万元开展技术改造,自主研制、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智能装备。走进天源的“智能工厂”,你可以看到,一个AGV自动供货机器人沿着电磁轨道自由穿梭。据了解,AGV自动供货机器人是天源工厂卓越制造体系的一环,经过精确的计算和设置,机器人可以分秒不差地将每道工序的成品送到下一个环节,真正实现了精益生产、精细化管理。在天源服饰,每6秒钟就能生产出一件夹克衫。不仅如此,一个自动分拣包装系统每小时能包装多件衣服。原本需要32个工人完成的工作量,现在只需要两个人就能完成。

国内率先进军牛仔布市场的黑牡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也进行了多次尝试。公司营销总监李佩章介绍,今年下半年,企业新添了镭射装置,依照计算机排版指令,在牛仔服装面料上进行高温刻蚀,使得受高温刻蚀的部位发生物理反应褪色,从而形成所需的图案效果。相对于传统加工方式,这一技术不仅高效,而且绿色无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公司按照“智能量体”“私人订制”等方案,打造智能化店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的高端需求。

大数据搭建供需对接桥梁

江苏纺织服装产业在实施高质量发展时,还将“工业大数据”应用到生产中,从而在复杂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新信息,发现新的模式与知识,促进服装产品的创新。

“销售业绩证明,根据大数据挖掘研发的成果进入市场后很受欢迎,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红豆居家公司品牌部张浩对“得数据者得天下”深有体会。他以红豆居家举例,从年开始,红豆居家就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8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