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换代后的紧密纺是什么样子老方的纺

白癜风如何复色 http://m.39.net/disease/a_6201577.html

6月14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老方先祝大家端午安康。和前两天相比,今天的人明显比较少,也许因为是端午节,也许有疫情的因素。

老方先去看了立达的三款新型紧密纺,这三款紧密纺都是在巴塞罗那先展出的,除COMPACTeasy外,COMPACTapron,COMPACTdrum是国内首次展出。

COMPACTapron这款创新的紧密纺可以称为是第二代网格圈式紧密纺技术。首先,其负压吸风不再需要配置单独的风机,而是直接利用了细纱机的工艺吸风(笛管吸风),和笛管共用一个吸口;第二是负压管上部负压槽的宽度非常地小,目测约6mm左右,呈圆弧型,前上罗拉(前皮辊)的直径非常的大,目测50mm左右;前皮辊直接压在前罗拉和套有网格圈的负压管上,这样,在前罗拉钳口和网格圈钳口之间(集聚区)形成了一个钝角三角形空间,这就使得须条在集聚区始终与网格圈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须条在集聚过程中是以三维的状态进行集聚的,从理论上分析,三维集聚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另外集聚区的长度比须条中最短的纤维还要短,因此,须条将在无张力的情况下通过集聚区。据介绍,COMPACTapron是几种形式中成纱强力最高的。这款紧密纺拆卸也非常方便,可以方便地切换到环锭纺状态。

COMPACTdrum这款创新的紧密纺应该是第二代吸风鼓式紧密纺,集聚元件看上去是一个目测直径30mm左右的一个表面涂有耐磨层的金属材料鼓。其负压同样是直接利用了细纱机的工艺吸风(笛管吸风),在吸风鼓的背后,有一个靠弹簧加压的小皮辊压在吸风鼓的孔上,须条从中间通过。据介绍,这款紧密纺的集聚效果最好,特别是针对长毛羽的效果更好,在成纱条干、纱疵等方面也优于其他几种形式。吸风鼓上的孔可以根据不同的纺纱支数有单排孔和双排孔两种选择。同样,这款紧密纺也可以方便地切换到环锭纺状态。

COMPACTeasy是机械集聚式紧密纺,外观看上去有点像罗卡斯,但和罗卡斯完全不一样,机械集聚式紧密纺的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附加能耗,其性价比最好。这款创新产品在上海展已经展出过,老方在年的《老方日记(二)》中已经有过详细解读,这里不再重复。

今年洛菲的展位很好,在大十字路口,老方今天和洛菲的专家聊了电清。洛菲展出了一款称为PRISMA的电清,这款清纱器在一个检测头中配置了四种不同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纱线直径变化的红外线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纱线体积比重变化的电容传感器;用于检测异纤的三原色全色谱光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白色或透明聚丙烯(PP)的静电摩擦传感器。

这四种电传感器结合在一起,可以对纱线疵点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所以洛菲给它取了一个中文意思为棱镜的英文名称PRISMA。

PRISMA以光电式检测为基础,辅以电容式检测技术,并通过清纱曲线通道和分级清纱通道双技术的清纱模式,对IPI及捻结头等基本疵点进行检测和清除;以RGB红绿蓝三原色检测头在色谱的全部波长内对异纤进行检测,确保可以识别出任何与正常纱线具有色差的异纤疵点;以静电摩擦传感器的摩擦静电效应来发现纱线中含有的白色或透明的PP纱疵并予以清除。

其操作非常人性化,可以采用简易、直观的图像模式进行清纱参数的设置,在清纱参数的设置上,洛菲形象地称之为“无限分级”模式,以老方的理解,所谓的“无限分级”,一是指可以通过在清纱曲线图上点击任意位置来增加辅助清纱点,或通过划动来调整辅助点的位置,二是指任意一个清纱辅助点的清纱参数都可以通过方向箭头进行无级调节灵敏度参数。

为便于技术人员简单快捷地设置合理的清纱曲线,PRISMA还配置了“智能设定助手”,借助“智能建议模式”一键获得优化清纱曲线,有效地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清纱参数设置不当带来的产品质量风险。

生产包芯纱时,PRISMA也可以精确地检测出缺芯、偏芯等疵点,消除了生产包芯纱时对芯丝包覆效果不良带来布面质量缺陷的担忧。

老方今天在8号馆碰到李伟老先生,他向老方介绍了德国施尔首次展出的两款新品,一是度的大角度圆梳精梳锡林VARIO-COMB,二是密度高达40齿/cm的高密度顶梳VARIOTOP。

相对于90度的精梳锡林,VARIO-COMB的梳理弧长增大了34.3%,在整个梳理弧长上,从前至后依次分成了开松区、粗梳区、精梳区、细梳区等六个不同的功能区域(见下图),根据每一个功能区不同的梳理功能,优化配置了不同的齿形和齿密,从而使整个梳理区对棉层完成柔性的渐进梳理效能,因而在减少纤维损伤、排除结杂和短绒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每一个功能区的针板都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单独更换,圆梳的整体重量降低了25%,机物料消耗及运行能耗都大幅度降低。

VARIOTOP顶梳通过特殊的齿形设计和表面处理工艺,在增加梳理针齿数的同时不减小齿间间隙,从而在有效提高纤维分离度、伸直度的情况下,避免了顶梳塞花、落棉率大幅升高等问题,而且针齿强度较高、使用寿命延长。

老方在这里要向李老的敬业精神表示深深的敬意。

在年纺机展期间的《老方日记——“机”深智远,热点频出耀上海》中,老方曾点评当年纺机展的热点,并总结为“一二三”,其中的“三”是指“有三家企业展出自络筒自动插管装置,一是江阴凯业、二是杭州锐冠、三是铜陵松宝”,当年还有一家没有参展的企业,叫常州长荣,当时也已经在市场上推出了自己的络筒自动插管装置。当年这四家的络筒自动插管装置虽然在结构上各有千秋,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纱库式络筒机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投纱装置将管纱投放到纱库中。但在本届纺机展上,老方惊奇地发现,对纱库式络筒机投纱系统的改造,已经走向了两个极端:

一方面,当年那几家推出自动插管装置改造的企业,其改造方案都已经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改造思路,都完全放弃了对纱库投纱方式的探索,而是将管纱输送方案转向了托盘式,都完全舍去了络筒机的纱库系统,而是在络筒机单锭的下方配置了管纱输送轨道,通过托盘输送管纱。

而另一方面,本届展会上新出现了两家推出自络投纱机器人的企业,一个是上海天孚实业,另一个是深圳微埃智能。而这两家的自络投纱机器人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投纱机器”,其方案完全模仿人工投纱的操作模式,对纱库式自络的主机不作任何改动,而是设计出了一种可以一次将3-5个管纱直接投放到纱库中的机器人。

从长远看,其实老方并不看好这个项目,但近几年仍然会有很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643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