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独特的文字,叫女书聂景秀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不久,被派到湘南的零陵地区的江永县做社交工作队。江永地处湘桂边境的山地丘陵地区,东南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面是富川县,西南与恭城交界,西北和灌阳毗邻,北边紧靠则是湖南的道县。都庞岭和萌渚岭环绕四周,中间的一块盆地。居民主要以瑶族为主,出产的香柚天下有名。还有,江永还有一项独步天下的文化遗产,名叫女书。

当时年轻,只觉得香柚好吃,不知道女书的价值。而且看上去那女书的样子和我老家女孩子纳的鞋垫子花纹差不多。因而没往心里去。回长沙的时侯,跟鬼子进山扫荡一样用网兜装了好几只柚子。至于女书,对不起,咱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图案”。

后来到了北京,进了出版社工作。一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是我老家市文联的”麻老谭”,担任着大湘西地区文学刊物《五溪》主编。他城墙跑马地寒暄了好大一阵,最后才显现他这个长途电话的本意。他搞到一个女书题材的本子,希望我帮忙做成出版物。

一周以后,我就收到了他寄来的那本手稿《女书传奇》,我在去广州出差的路上,开始读起。

江永女子可能是世界上最凄惨的女性群体,只因为这里盛行出嫁的姑娘不落夫家的习俗。男女之间不能自由交往。不但黄花闺女被严锁闺房,就是结婚以后,仍不能与丈夫组织独立的家庭,只能在娘家与小伙伴一起纺纱劳作,所以她们对小伙伴的感情,要远远胜过只有性,而没有生活的老公。“姐妹面前不说假,老公怀里不言真”。在这样一个与男性隔绝的女性天地里,为了表达彼此她们的情操和精神生活,就诞生了一种只有女人才能读懂的文字符号——-女书。最初只是一首用特殊符号绣在手帕上的歌谣,诉说女子生活中的哀怨和期盼。继而出现描在扇子上的别致图案,表达女人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与其他文字相比,女书只是一种流通于女性生活圈的方言音节表音文字,在当地汉族妇女,以及一些放弃母语的瑶族妇女中流传。一般由母亲传给女儿,一般书写在布面绣片、扇面、手帕上,字体呈长菱形的“多”字式体势,右上高左下低,有点象甲骨文,斜体修长,秀丽飘逸。女书脱胎于方块汉字,是方块汉字的变异。

阅读女书叫唱字,是用一种音乐感非常强的当地方言吟唱。当地流行一种女人“唱歌堂”的习俗。这些女人们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互相唱读、相互传授女书。这种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或者“读帕”。

女书所记录的语言,既不是当地流行的汉语西南官话,也不是瑶语,而是湘语永全片。与汉字是语素表意文字,一个字基本上对应一个语素不同,女书有点类似于汉语拼音,是音节表音文字,但一个字基本上对应一个音节。

女书基本单字共有左右。年女书以“全世界最具性别特征文字”被收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年女书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41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