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最神秘的少数民族,苗族可以算一个,因为它有很多分支。许多古装、仙侠剧对于苗族的描写,也让我对这个少数民族更为好奇。今天要说的这一支苗族叫做长角苗,是古老而又神秘的苗族支系,他们世代生活在贵州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梭戛乡。从你看到他们的第一眼,便能发现他们的特别之处。
其实长角苗族属于苗族的分支,但与我们普遍认知中的苗族、还是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首先,他们服装不同,苗族的服饰一般颜色较深,主要以蓝红黑为主,而长角苗族的服装主要是粉白黑为主。上身是白色打底的蓝花蜡染短衣,下身是黑色打底,红白横边的百褶裙,身后还拖着一条画绣片。其次,他们的装饰也不同,苗族一般头、脖子和手都戴着漂亮的银饰,走起路来闪闪发光,而长角苗族在装饰上却有点让人看不懂了,他们头上戴着厚重的长角,不但看起来很累赘,甚至看着有些怪异。
仔细看,这种头饰的绾扎十分复杂,长角苗族女子会一根长约2尺左右的牛角状木板将头发盘在脑后,两角高于头顶两侧,角上绕着几公斤重的头发。在过去,这里的妇女每天梳头时把掉的头发用麻线编织起来,一代一代传下去,作为嫁妆传给闺女。可能一个长角苗的妇女,头上就有几代已故祖先的头发,有些头发甚至已有数百年历史。千百年来,长角苗族相当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这一文化传统,可以说是把历史写在头发上。
据说,如果祖传下来的头发因为时间久远而枯燥失色的话,那她们就回去染色,把这些假发染成和自己头上一样黑的颜色,为的就是保持头发的乌黑光泽。而这里的人会觉得长角越大越好看,为了使头顶的发髻显得更加庞大,近几年长角苗族的女人们甚至会把毛线盘进了发髻里。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他们每天都会头顶着这样的长角,这些长角加上头发一般都在2-4公斤。以前男女均戴“长角”,现在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到现在只有女子还坚持保留这个传统。
长角苗族最大的兴趣就是对歌,这里的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就连婚姻大事都离不了对歌,这里的人不外嫁,一直保持着本族内通婚,家族内不通婚的习俗,为解决族里男女的婚姻问题。还有专门为族里的青年男女打造的节日叫“跳花节”,就像我们的相亲会一样。
除了“跳花节”,长角苗的年轻男女还有一个可以公开见面、寻找对象的场合,就是当地人的葬礼上,想不到吧。葬礼当天,场地边上会出现一排排盛装打扮的打着伞的姑娘,这些姑娘并不是来吊唁的,她们是赶来葬礼上找对象的。因为长角苗人视葬礼为一种规模隆重的仪式活动,类似聚集大量本民族青年的机会并不多。所以在葬礼结束后,小伙子们并不会像已婚男性那样离去,而是徘徊在这一排排花枝招展的姑娘们中间,寻找自己的心上人。这也成为长角苗葬礼上的一道另类的风景……
如今,梭戛以其奇异的长角风俗,已经开发为一个旅游景点,还建起了博物馆。因为长角苗寨极其偏远,需要坐火车到六枝,而梭戛乡位于六枝特区北部,需要再从六枝坐长途汽车或包车前往。苗寨依山而建,土墙茅屋,原始古朴。他们纺纱织布,画蜡刺绣,飞针走线缝制美丽的衣裙。平时到梭戛的人并不多,也很少能看到盘发髻头饰的妇女,戴木角则较常见。想看盘发或拍照的话,到寨子里请妇女盘发,给盘发妇女50元/次,多人去可以分担。
长角苗服饰艺术已成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你愿意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