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纤维混合半精纺纱技术先进性及技术指标

1、采用棉、毛、丝、麻等天然纤维用为原料进行混合纺纱,由其织成的纺织产品,穿着舒服,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具有自然美感,坚牢耐用,具有较好的抗褶皱性,吸湿性好,具有良好的吸汗和透气性,穿着干爽舒适,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

2、原料均为天然纤维,采用了先染后纺的加工工艺,色彩纷呈,朦胧感强,色彩可引领时尚潮流,同时,染色部分占总原料的30%,节能低碳环保。

3、半精纺多用于毛纺领域,面料突破了多种原料混纺产品的染色技术瓶颈,与粗纺相比具有高支、轻、薄的优势,与精纺面料相比,又降低了原料的成本。

4、将不同颜色、性能的纤维原料混合均匀后纺制而成的纱线称为色纺混纺纱,由色纺混纺纱线构成的纺织品以其独特的色彩效应和风格特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生产企业或采用"人工拌花",或借用传统纺纱设备工艺流程中的一些混棉机器,来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这一现象长期困扰着色纺混纺行业。本项目采用平铺直取、换向混和的独创性色纺混纺技术设计思想,应用色纺混纺专用预混机,不仅取代人工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而且使得因混和不匀造成重复生产而带来的资源消耗大幅度减少,产品质量大大提高。

5、棉、毛、麻、丝产品具有以湿、透气、抗菌、舒适、手感好、不易褶皱、穿着舒服、高档、时尚的特性,与现代国际纺织服装流行趋势吻合。

6、紧密纺纺纱技术是在纺纱三角区内加装负压气流及相应部件,对纺纱三角区内纤维束进行有效控制,使纱的外观好并改进纱线结构及有关物理性能。在普通的环锭细纱机上,须条在牵伸区内受到罗拉加压的影响呈扁平状,当从前罗拉钳口输出时存在一个明显的宽度,由于下部纱条已在钢丝圈的作用下高速回转加捻,此时钳口部位形成了所谓“加捻三角区”。由于加捻三角区的存在,加捻过程中须条内各纤维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纤维发生内外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纱线的机械物理性能,如单纱强力、断裂强力、纤维的强力利用率等,更明显的作用是加捻三角区造成了须条中纤维的两端不能很好地被捻入纱中而形成毛羽,这也是目前环锭纱的毛羽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的关键。紧密纺纱便是针对加捻三角区考虑的,它能从根本上消除加捻三角区。当扁平的须条从前罗拉输出时很快地使其收缩宽度,可以想象,须条在纤维排列平顺、紧密的情况下加捻,成纱的结构和机械物理性能以及纤维的强力利用情况都将得到明显的改善。紧密纺纱技术实质上就是利用上述原理进行收缩前罗拉处须条宽度即集聚纤维的技术。

7、技术指标:

(1)单纱断裂强度:≥12cN/tex

(2)单纱强力变异系数(CV):≤16%

(3)百米重量偏差:±2.5%

(4)百米重量变异系数(CV):≤2.5%

(5)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CV):≤18.5%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47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