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高效能习惯是人生少有的最值得坚持的几件事之一。——养高习
养成先定目标后行动的习惯,意味着:在行动前先想清楚自己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什么。
为什么在行动前要先定目标呢?
因为这是来自人的天赋——良知、想象力、自由意志、自我意识的呼唤。
倾听内心深处良知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人生的方向、目标和使命,最大的可能,它会指引你去爱:爱自己、爱家人、爱邻人、爱这世界上所有的人、爱地球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
危险在于:“爱”被滥用得厉害,相当多的人在并不清楚“爱”的真正含义的情况下,以爱之名行伤害之实。
真正的爱是什么?在《哥林多前书》中,保罗给出了答案: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相比之下,我们对“爱”的理解,是否过于狭隘?
是想象力丰富了世界,推动了世界发展。因为想象能用机器代替人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因为想象能用机器代替人力纺纱,珍妮发明了纺纱机;因为想象人类能够飞上云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能够想象未来是人类的天赋,在想象中,目标诞生了。
自由意志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力,我们选择的成果是目标,目标是我们行动的动力。如果我们没能确定自己的目标,我们就只能追随着别人的目标,成为“跟屁虫”,任由命运摆布。
自我意识是对意识的意识,是头脑里仿佛还有一个旁观者,在观察我们正在想的和做的事。正是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我们才能倾听良知的声音,改变自己不好的心思意念言语行为,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找到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于每个人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是至关重要的。
人生目标的订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阅历的增长,人生目标将在迭代中臻于至善。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没有目标,目标的性质是:要认真对自己做出尽心尽力实现目标的承诺,要给实现目标一段足够长的时间,最后,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上得到成长。
你用自我意识去觉察,你就会认可:人类这种生物被创造出来,是离不开目标感的,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毫无希望的人生。有的人沉迷于游戏中,他依然是有目标的,只是他的目标脱离了现实,和他的人生目标并不吻合,他的人生需要多走些弯路。
好多人模模糊糊能感知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如想要幸福过一生,现在,你需要做的,是把它变成明确的图景。
注:威廉·戴蒙,权威心理学家,其《目标感》一书记载了许多关于明确人生目标的益处的科学实验,本文对目标感的描述主要来自于此书。人的四大天赋说则引自老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与小柯维的《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