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海证券杨仁文马川琪)
1、百隆东方是国内领先的色纺纱生产企业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色纺纱生产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色纺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深耕色纺纱行业30余年,已形成特有的“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经营模式,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全系列、多品种、质量可靠的以纯棉品种为主的色纺纱线。
经20多年的积累,公司推出的色纺纱色号已超过个,基本覆盖所有流行色,累计发布流行色卡集73套。
色纺纱构成的织物能呈现出“空间混合”的效果,并且有层次的变化。公司主导产品色纺纱是由二种或多种有色纤维充分混合纺纱而成,其织成的面料呈现出独特的混色效果。
公司生产的色纺纱产品按照原料质地可分为全棉系列和混纺系列,按照成品颜色可分为麻灰系列和彩色系列。
1.1、深耕色纺纱三十年,引领行业新潮流
公司专注经营色纺纱,产能布局和产品研发走在行业前列。公司自年创办以来,一直专注于经营各类色纺纱线,产能布局和产品研发走在行业前列。
年12月,公司在越南地区注册百隆(越南)有限公司,百隆东方成功走出国门,现已在越南西宁省建立具有现代化气息的50万锭生产规模的生产基地,成为国内首家色纺行业布局越南的企业。
随着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越南工厂已经成为公司第一大产能地,使得公司供应端稳定且具有竞争力,始终保持中国棉纺织行业竞争力前列的行业地位。
公司重视品牌的深度开发和产品创新,推出的高端色纺纱品牌BROS获得普遍认可,同时与美国陶氏化学长期合作开发的色纺胚纱EcoFRESHYarn?系列环保产品的不断推广与逐步完善,有望引领行业继续往更便捷、更环保发展。
1.2、股权结构稳定
股权结构集中稳定,实控人直接间接持有公司74.41%的股权。
截至Q3,杨卫新、杨卫国兄弟二人系百隆东方的实际控制人,杨卫新及杨卫国一致行动人郑亚斐合计直接间接持有公司74.41%的股权。
其中,杨卫新、杨卫国、郑亚斐直接持有公司30.96%股权;杨卫新、杨卫国通过共同控制的新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控股股东)间接持有公司29.72%股权;同时,杨卫新通过全资持有的三牛有限公司、宁波九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13.59%股权;杨卫国通过全资持有的深圳至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0.14%股权。
1.3、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受棉花价格影响
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稳定增长,净利润受国内棉花价格走势影响。
年-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6.32%、8.38%,收入整体维持稳定上升,利润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在利润同比上涨较大年份,产品单价上涨主要受益于年内棉价上涨较多(国内棉价年开始上涨,年达到阶段高峰,公司年利润同比增长.5%),公司相应提升产品售价。
公司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好,近年来费用率有所下降。
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从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销售费用率从年的2.27%降到Q3的0.57%,管理费用率从年的5.69%降到Q3的4.47%。
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维持稳定,年Q3分别是2.68%和1.7%。
1.4、产品种类以色纺纱为主,地区以境外出口为主
公司产品以色纺纱为主,坯纱利润弹性更大。
公司主要产品为色纺纱,色纺纱-年营收占比较大,毛利率较为稳定。非色纺纱主要为坯纱,受下游客户产品配套需求,越南百隆亦生产部分坯纱,随着产能扩大,坯纱占比逐步提升。
相较于色纺纱,坯纱无需染色处理,且毛利率周期弹性更大。年公司销售色纺纱、坯纱分别实现销售收入48.36、25.71亿元。
公司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国外产品毛利率更高。公司国外营收占比较大且稳定提升,年国外营收占比为60.7%,同比增长32.7%。年公司国外产品毛利率为29.78%,国内产品毛利率为19.25%。
1.5、“走出去”享受政策红利,产能扩张稳步有序
海外产能持续提升,构建盈利增长点。
截至年,越南百隆产能已达万纱锭,充分巩固了公司的海外接单能力。
年越南百隆完成营业收入42.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2%;实现净利润9.3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04%。子公司享受政策红利,百隆(越南)有限公司税率为5%。
子公司百隆(越南)有限公司注册于越南,根据越南西宁省人民委员会经济管委会年8月19日《关于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规定,15年内每年的企业所得税为应税收入的10%(百分之十),自有应税收入的年份起的4年内免收企业所得税,并且在接下来的9年内减50%的企业所得税。
该公司年起有应税收入,年度属于减50%的企业所得税期。
1.6、优质客户份额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稳定
前五大客户占比稳步提高,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低。公司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1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0.76%;选取同行业其他四家可比公司,得益于公司下游的优质客户,可以发现公司-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维持在30天左右,波动较小且处于行业前列。
2、运动赛道高景气度下产品需求稳增,色纺纱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
2.1、色纺纱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色纺纱相对于普通纺纱更环保。与传统纺纱“先纺纱、再染色”不同,色纺纱采用“先散纤维染色、后混色纺纱”的加工方法,在纺纱工序前将所用纤维原料进行染色或原液着色,再把两种及两种以上不同颜色或不同性能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织而成的、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同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加工附加值,且在节能、减排、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由于各种纤维收缩性或上色性的差异,在色纺纱织成布后的整理加工中,会使布面呈现出色彩丰富、色泽柔和、立体感强的风格,提高了布面产品的附加值,可用于制作中高档面料。
色纺纱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趋势。
我国色纺纱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色纺纱的时尚、环保、科技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色纺纱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据观研天下数据统计,截至年,色纺纱市场规模达到.5亿元,较上年增长了5.1%。
我国纺织制造工艺可以分为传统、染色、色纺三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年末各项工艺纱产量约占市场的65%、20%、15%。随着绿色环保低碳的深入推进,更符合环保要求的色纺纱行业市场规模占比将增大,有望成为纺织业中的朝阳产业之一。
色纺纱上游棉花产量充足,近几年价格呈现上涨。
追溯到色纺纱上游棉花行业,纺纱成本中棉花占比70%,近几年棉花价格的持续上涨助推了色纺纱行业的向好发展。-年,棉花价格从元/吨升至元/吨,涨幅达到18.50%,尤其在经历了年疫情之后的两年涨幅明显。
公司的色纺纱销售多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的方式,生产则使用低价库存,在棉花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公司还享有定价基础高于棉花价格部分的额外收益,这可能将为色纺纱企业带来较大的利润空间。同时,棉花生产产量的供应充足,为色纺纱的生产提供了保障。
色纺纱下游服饰行业需求旺盛。
色纺纱主要用于毛衫和针织面料,也就是服饰行业,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以及对时尚的追求,服装行业需求旺盛且愈发向中高端服饰发展。
此外,近年来对运动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