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系列解读五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pf.39.net/bdfyy/bdfyw/

1

工业网络标准

主要包括工业无线网络、工业有线网络、工业网络融合和工业网络资源管理等4个部分,如图10所示。主要用于满足工厂不同系统层级内部及之间的低时延、高可靠等需求,实现工业网络架构下不同层级和异构网络之间的组网,规范网络地址、服务质量、无线频谱等资源使用及网络运行管理。

工业无线网络标准主要包括工业线通信技术(WIFI)、无线可寻址远程传感器高速通道(WirelessHART)、用于工厂自动化/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WIA-FA/PA)、窄带物联网(NB-IoT)、5G应用等标准。工业有线网络标准主要包括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工业无源光纤网络(PON)、工业综合布线等标准。工业网络融合标准主要包括确定性网络(DetNet)、信息技术/运营技术(IT/OT)融合、异构网络间互通等标准。工业网络资源管理标准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网络地址管理、网络频谱管理、软件定义网络(SDN)等标准。

2

行业应用标准

主要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建材、石油化工、纺织、钢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有色金属、电子信息、电力装备及其他等12个部分,如图11所示。发挥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在行业标准制定中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注重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间的协调配套,结合行业特点,重点制定规范、规程和指南类应用标准,进一步推进或完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分析轻工、食品行业、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核能、民爆等智能制造标准化重点方向。

1.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针对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等特点,考虑5G等数字“新基建”应用需求,围绕船舶总装建造,制定编码、数据字典、5G应用技术要求等规范标准;28围绕智能船厂建设,制定信息系统接口、生产线总体规划、产品协同设计等规范或规程标准。

2.建材

针对建材行业细分领域多、工艺差别明显等特点,围绕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混凝土、砖瓦、墙体材料、矿山等领域,制定工厂设计、工艺仿真、质量管控、仓储管理等智能工厂规范或规程标准;制定基于5G的设备巡检、基于人工智能的缺陷检测、基于工业云的供应链协同、设备远程运维等指南标准。

3.石油化工

针对石油化工行业安全风险高、实控要求高、能源消耗大、环保要求高等特点,制定智能工厂信息模型等工厂设计规范标准;制定工艺预警、现场人员定位、设备健康、操作报警等新技术应用规范或规程标准;制定设备远程运维等应用指南标准。

4.纺织

针对纺织行业总体离散型、局部流程型制造的特点,围绕纺纱、化纤、织造、非织造、印染、服装及家纺等领域,制定专用装备的互联互通、信息模型、远程运维技术要求等规范或指南标准;制定数字化车间或智能工厂建设过程中的数据、物流仓储、系统集成等规范或规程标准;制定大规模个性定制等新模式应用规范或指南标准。

5.钢铁

针对钢铁生产流程连续、工艺体系复杂、产品中间态多样化的流程制造业特点,围绕生产场景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制定5G应用、无人行车、特种机器人应用等规范标准;围绕智能工厂建设,制定工厂设计与数字化交付、数字孪生模型等规范标准;围绕生产智能管理,制定质量、物流、能源、环保、设备、供应链全局优化等规范标准。

6.轨道交通

针对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多品种、小批量、新造与运维并重、个性化定制等特点,围绕焊接、打磨、装配调试、物流等典型业务场景智能工厂建设,制定智能装备检测认证、三维模型应用规范、工业机器人接口及工艺技术要求等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智能制造项目实施指南、高速动车组远程运维等应用标准。

7.航空航天

针对航空航天行业多品种、小批量、基于模型的研制模式、设计制造多方协同等特点,围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或升级改造,制定基于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基于云的协同设计平台、适用于复杂工艺的生产线虚拟仿真和环境监测方面的规范标准;制定基于工业大数据的生产过程状态预知与优化应用规范标准。

8.汽车

针对汽车产业技术密集性强、零部件众多、产业链长、细分车型种类较多、生产工艺过程复杂等特点,围绕智能赋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涂装、焊装、总装等工艺过程中的应用,制定基于数字孪生的汽车产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产线制造及集成等规范标准;制定面向汽车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研发、生产、营销等应用指南标准。

9.有色金属

针对有色金属行业安全要求高、原料品质差别大、工艺复杂、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物流调度频繁等特点,围绕专用智能装备、冶炼和加工工序,制定信息编码、信息交互、运行状态管理等规范标准;制定智能工厂设计、建设及生产工序监测等应用指南标准。

10.电子信息

针对电子信息制造行业技术复杂性高、产品迭代快、多品种小批量特征明显、产品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增长快等特点,围绕电子信息材料、元器件、信息通信产品和系统等领域的生产和加工,制定专用智能装备和系统的信息模型、互联互通要求等标准规范;制定柔性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建设指南标准和系统集成规范;制定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应用指南标准。

11.电力装备

针对电力装备行业产品种类多、个性化定制以及运维需求大等显著特点,围绕智能电网用户端及电动机等领域,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指南标准和系统集成规范;制定制造过程数字化仿真(加工过程、生产规划及布局、物流仿真)、资源数字化加工、数字化过程控制、数字化协同制造、设备远程运维、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能力评估等实施指南标准。

12.其他

轻工行业重点面向皮革、原电池、洗涤用品等领域,制定专用工艺装备互联互通、在线检测标准等;面向家用电器、家具等领域,制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指南等。食品行业重点面向乳品饮料、酿酒、冷冻食品、罐藏食品等领域,制定智能工厂设计、酿造灌装、工艺决策、远程运维、标识解析等标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业重点制定大规模个性化设计、智能运维服务监测标准等。印刷行业重点制定印刷柔性化工艺流程设计、系统间信息交互标准等。核能行业重点制定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标准等。民爆行业重点制定关键工艺装备状态监控、运维要求相关标准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88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