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nb.ifeng.com/a/20190628/7503552_0.shtml在《中国最有影响力企业家》排行榜上,第一是任正非,第二是马化腾,而他竟然位居第三,超过了马云,他就是长年稳居山东首富的宝座,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士平。张士平是众多企业家中的另类,非常特立独行,不走寻常路。他不做房地产和期货,只坚持做纺织和铝业这两个“夕阳产业”,而且一坚持就做了三四十年,就是因为这样让他将一家小型油棉厂做成世界强企业,成为亿万富豪,展现出惊人的生财能力。张士平年出生的,父母都是穷苦的普通农民。初中毕业后为了养家,到镇上的油棉小厂做扛麻袋的工作,一包麻袋多斤,每天要抗几十包。在17年的历练后,于年被提拔为油棉厂厂长,在这黄河岸边的小镇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是他在读书时一直是班干部的,张士平历来争强好胜,喜欢在自己参与的事情里争第一。邹平盛产棉花,棉油厂很多,他管理的棉油厂由县供销社主管,却是最烂的一个。面对这个局面,刚一当上厂长,他就主动进攻,立志做到比所有人都要好。当时国家对棉花供销管得紧,工厂只在旺季有活儿干。张士平就寻找新的突破口,把生产从棉花加工拓展到大豆、花生等油料加工,并且进入棉纺加工行业,这样一来,张士平把生产排得工人都喘不过气来。为让工人有积极性,他还打破大锅饭,悄悄实施超定额计件工资制度,让舍得干的人拿到更多。通过这些大胆的突破,工厂的效益一日千里地往上冒。3年内,张士平就把这个乡镇作坊变成了全国油麻行业利润最大的工厂,也是全国供销工业的利润第一名。年,他带领厂子实现万的净利润。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年,全国棉花行业萧条,大量的棉花卖不出去。于是张士平开始转行,从成立毛巾厂开始,张士平陆续进入毛纤、纺纱和织布领域,一边向纺织加工大步前进,一边抓住国企改革的机遇,将油棉厂改制成了自己控股、国有参与的魏桥创业集团,进而从产业和产权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在棉纺行业,为了解决规模和成本问题,张士平一方面大肆收购同行企业、设备,快速把规模做大,另一方面鸡蛋里面算骨头,严格控制每道流程每分成本。很快,魏桥纺织就获得了高速发展。在做棉纺织业的时候,随着规模不断加大,用电量也越来越大,当时国家电网动不动就拉闸,对于24小时运转的企业来说一下就能损失好几十万,于是张士平就决定自己搞电厂,他看上了电解铝。尽管在电解铝产业,电力成本占到全部生产成本的比例高达45%左右。但是他坚信把电解铝做到光是成本就让对手没戏的水平。没想到这一搞,还真整出了一个万千瓦的超大电厂,既解决了电力供应,也把电力成本做到比国家电网低出三分之一,进而真的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纺织主业的竞争力,而且还吸引了周边其它城镇的企业到魏桥买电。于是张士平下定决心,在电解铝方面闯一闯,张士平成立了魏桥铝业也就是中国宏桥。没想到只用了15年时间,就超过了巨头俄罗斯联合铝业公司,坐上全球铝业的头把交椅。在如今全球铝材过剩的市场下,魏桥却还在保持盈利,人们追捧的苹果手机90%的外壳都是他所提供的材料,甚至连一向“挑剔”的日本人都求着张士平供货。在产业下行的大背景下,曾经叱咤风云的纺织和铝业巨头日渐衰落,越来越的人开始进入看似更容易挣钱的金融、房地产行业。但是,张士平却发誓此生不会跨入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绝不染指其可以轻易进入的期货交易,并且对金融和互联网态度冷淡。问及为何不进入高利润的行业,张士平曾经就说“李嘉诚也搞地产,非常成功,但他不是我的偶像,因为我学不了,也不会学他。”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怕别人笑他老土,笑他落后,这样的张士平却是非常难得的。在纺织、铝业的拱卫下,魏桥也成为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王国,年,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位列世界强第位。拥有10个大型生产基地,超过16万员工,厂区还设有幼儿园,医院等社会公共资源和设施。目前,魏桥的纺织、铝业两大产业都已在香港上市。张士平家族合计持有整个魏桥接近49%的股份,这也让其长期稳坐山东首富的宝座,如今身家高达亿。摘下亿万富翁的头衔,生活中的张士平非常简朴,张士平一直用一部多块钱的功能机,怕丢失或者坏掉后找不到同款,甚至还买了10台做备用。另外他很少出去应酬,而是喜欢回到家里,吃老婆孩子做的饭。至今70多岁的张士平去外面出差,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带个包就上路,没有什么跟班、随从。这样战斗力满满的张士平完全没有退休的打算。他说,“哪天公司不再发展了,我才会休息。”初中生辍学去扛麻袋赚钱养家,今身家六百亿,却用块钱的手机,不得不说张士平是一个传奇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