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以个体存在,国由千万个家组成。“家”的情感与“国”的情怀撞了个满怀,从来没有哪一年的中秋与国庆像今年这样令人期待。在这个特殊的年份,人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珍贵和国家的强大。一家的团圆就成为了国家之幸事。国家的发展历程是由家庭平凡生活演变呈现的,本报特别策划的“家国共圆”,通过一个家、一个人的改变,感受家国情怀。“年10月1日上午,我见到了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
这是61年前,在天安门广场,安荣娣刻在心里的一句话;这是61年前,在北京国棉一厂的集体宿舍中,安荣娣伏在桌前,给家里写信报喜,写给父母的一句话;更是她,61年来,每每10月1日,都会重温的一句话。
▲回忆过去,安荣娣神采奕奕。61年,弹指一挥间。61年,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它只是短短的一瞬。可在人的一生历程中,这61年,的的确确是悠长的岁月。然而,61年前的那年、那月、那日、那时、那刻,点点滴滴,却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她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援建包头成工人代表
年,安荣娣24岁。那一年春天,安荣娣告别父母,从辽宁省鞍山市乡下出发,投奔在包头工作的姐姐、姐夫。已经是8月,沿途看到的玉米却一点也不高,与工业发展更为发达的鞍山相比,这里的荒凉,让安荣娣多少有些失望,但这种失落,很快就被她招工进入包头棉纺厂的喜悦冲淡了。
进工厂不久,75名新入职的职工就被派往北京国棉一厂学习纺纱。来到朝思暮想的北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女孩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安荣娣虽身材娇小,但在其中却较为年长,她带着一群小姐妹开始了学徒生涯。当时,学徒工资每月17元,安荣娣留下7元做生活费,其余10元寄回家中供养未成年的弟弟和妹妹,生活异常艰难。
年春天,安荣娣接到组织上的通知,让她和其他单身小姐妹一起去练习“走方队”,临近5月1日时,她才得知,她们要在首都人民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成为工人队伍的一员,经过天安门,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训练中,由于安荣娣表现特别好,被选为队长。
年4月30日晚,队伍被拉到一个大礼堂,那晚,上级组织大家看电影,并发放了水果,还有瓜子、水果糖等零食。这是安荣娣平生第一次放开吃水果、零食,第一次看电影。
夜深了,电影散场,大家情绪激动,久久不愿入睡,安荣娣脑子里一遍遍地过着走方队的动作,好不容易才睡着。“大家起床了,我们马上就要去天安门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了!”“啊!”整个电影院沸腾了!灯光亮起来了,大家一跃而起,套上统一发放的崭新纯白色工作服,戴上白帽子,顾不得系好扣子,就冲向礼堂外集合。
天蒙蒙亮,外面黑压压地站满了身着各种工作服的人们。大家整齐列队,聚精会神地聆听领导宣讲若干要求,然后,大家上车被统一送到天安门广场附近。在那里,聚集着不同服装的队伍,有武警在维持秩序,大家在固定的空场亢奋地一遍遍操练着队列行进,激动地一遍遍练习着呼喊。终于到了列队行经天安门的时刻了,就在向右看齐目视天安门城楼的那十几秒时间内,安荣娣看到了毛主席。
由于事先不知道会看到毛主席,直到回到宿舍,安荣娣仍然像做梦一般,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她后悔没有认真仔细地看看毛主席,没有认真仔细地体味当时的幸福……
▲安荣娣向楼长回忆那些闪亮的日子参加国庆十周年阅兵式
时间流逝,回到工厂没有多久,安荣娣等人又接到练习方队的通知,这一次她们要在国庆十周年时,接受领导人的检阅。国庆前夕,当确定的消息传来时,大家沸腾了:“一定还能看到毛主席!”“我一定要好好看看毛主席。”安荣娣暗下决心,训练也更加刻苦起来。
年10月1日凌晨时分,安荣庆和大家一起被送到天安门广场附近。大家紧张地等待着幸福时刻的到来。
太阳渐渐升起,安荣娣和大家就地统一吃过简单的早餐,焦急等待着通知。煦暖的阳光,照在大家身上,洁白的工作服白得耀眼,胸前红色的“包棉”二字格外显眼。也许是兴奋,也许是太阳的功劳,安荣娣竟出了一身汗。
不知等了多久,接到整队的命令,娇小的安荣娣昂首挺胸站在前排最右侧,置身于长长的队列之中,她激动万分。其他方队也在聚合着,巨大的人流有序向天安门广场进发。
队伍到达天安门前,安荣娣听从口令立即向右看齐。啊!毛主席!毛主席神采奕奕地站在城楼上!“我终于再一次看到了毛主席!”安荣娣内心呐喊。身材魁梧的毛主席站在主席台中央,目光炯炯,挥舞手臂向大家致意。安荣娣迎着毛主席站立的方向,奋力呼喊着口号,心中升腾起无尽的敬仰,瞬间仿佛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巨大的幸福在那一刻扑面而来,以致于安荣娣多少天后,仍沉浸于国庆大典的回忆之中。生活的困苦艰难在那一刻全都随风而逝,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满足感。61年后的当下,她仍然难掩激动的心情:“能够从农村出来,能够亲眼看到毛主席,这是我人生的大幸。”
年,安荣娣跟随一起去北京培训的姐妹们返回包头棉纺厂成为那里第一批纺织工人。之后安荣娣结婚生子、落地生根,包头已然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如今86岁的她儿孙满堂,安度着幸福的晚年。
(来源:包头晚报记者:万菲;编辑:贺怡欣)策划:赵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