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城市最后的守望者商业70年

编者按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商业是城市的守望者。重温它们的生长故事,可为这座城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呈现“不思议”的体验与独家记忆。

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节点,赢商网全国19城联动,特别推出《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大型专题,此为总篇。

10月23-25日,在深圳举行由赢商网主办的《年中国体验式商业发展论坛》上,将开设“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特辑。

一座座建筑,就像城市的掌纹。位置不变,却隐喻前世今生。在中国,故宫是最有名的历史建筑。惊奇的是,建成年后,他一个转身就成了商业网红。《赢在选址》上,故宫呈一个商业POI小黄点,落于地图上的“北京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正门南边的大路是长安街,沿线排列着东单、王府井、西单商圈。从整个东城区看,各类POI密度都很高。辖区内人口80万,平均居住人口密度约2万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自古以来的商业密码,故宫周边也不例外。这里曾是帝国的核心。年,紫禁城建成。这一年中国人口总数0多万,GDP总量约占全世界的25%。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此后不间断的超级权力,带来了一个超级繁华的城市。至年,中国GDP总量达历史高点,占到全世界的33%,人口增至近4亿。遗憾的是,因为参与全球分工较晚,当时的中国并未成功转型出现代商业。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零售商业体量最大的国家。截至年上半年,5万平方米以上已开业购物中心数量为多家,且仍以每年超10%的速度增长。这样的爆发力,仅见于19世纪初的英国。当时它是世界上人口增长力最强的国家,也是全球产业分工的组织者。-年代,世界人口从8亿增长到近11亿。而工业革命的策源地-英国更甚,年间,人口翻了4倍,大城市居民平均收入提高了2倍。密集人流中,消费需求爆发,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都变成了有商业价值的POI。就这样,在工业革命后期,在英国的人口密度变迁中,世界零售商业的概念诞生了。谁创造了百货商店?19世纪初,茫茫雾都,仍是一个让人“不敢呼吸”的城市。农业在消失,煤炭在燃烧,英国工业化十足。尽管牛哄哄的绅士阶层迟迟不肯接纳新兴的商人和实业家,但购物无人能拒。消费,是人类最容易获取填充物的途径,没有之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人口迅速增加。大需求带动大生产,大生产带动大分配,于是现代产业分工,就这样在英国递次展开。零售业态从批发贸易中分离。年,英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百货公司——德本汉姆百货和夏菲尼高百货成立。他们主要经营的商品都是服装。6年4月9日,英国,伦敦,牛津大街,英国最大的百货公司德本汉姆(Debenhams)。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工业革命,几乎一夜之间,让新生的美国成了英国工厂最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神奇的棉花把商业化的农业带到美国南方。奴隶用汗水浇灌的棉花在美国南部,快速向西移动。这个过程,比北方小麦西迁整整早了年。因大西洋棉花贸易,年,纽约变成了世界上经济最繁荣的城市之一。通讯、物流、金融……新商业群体崛起,会计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随之成长。年,美国第一家百货——马布尔纺织商店诞生。而中国土地上最早的百货公司,则是年由英国人在香港建立的连卡佛。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制图/赢商网上图中可看到,早期世界各地的零售百货,主要分布在英国及其殖民地。而其他国家的百货公司则大多诞生在19世纪最后50年。其主要原因是,-年间,英国一直垄断着纺织技术且禁止出口纺织机器及蓝图。禁令取消后,纺织品才正式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并形成了一个横跨大西洋的棉花帝国。以俄罗斯为例,禁令取消后,该国迅速建立了8家纺纱厂,并带动当地零售商业的发展。其中,最为中国熟知的是,一个名叫秋林的俄国人在年创建的秋林公司。30多年后,这家公司在中国的哈尔滨建立了分公司。秋林,因此成了中国境内最早的零售百货业态。图片来源:秋林公司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0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